在探究弹簧弹性势能实验中:
(1)如图所示,弹簧的一端固定,原来处于自然长度。现对弹簧的另一端施加一个拉力缓慢拉伸弹簧,关于拉力或弹簧弹力做功与弹簧弹性势能变化的关系,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拉力做正功,弹性势能增加 |
B.拉力做正功,弹性势能减少 |
C.弹簧弹力做负功,弹性势能增加 |
D.弹簧弹力做负功,弹性势能减少 |
(2)由于拉力是变力,拉力做功可以分割成一小段一小段处理,每一小段的弹力可以近似看成是恒力,再把每一小段的功相加求和,可得W总=F1Δl+F2Δl+F3Δl+……。某次实验中作出拉力F拉与弹簧伸长量x的图像如图所示,则在弹簧被拉长L的过程中拉力做功为 。
某同学到实验室做“测电源电动势和内阻”的实验时,发现实验台上有以下器材:
待测电源(电动势约为4V,内阻约为2Ω)
一个阻值未知的电阻R0
电压表(内阻很大,有5V、15V两个量程)两块
电流表(内阻约为5Ω,量程500mA)
滑动变阻器A(0~20Ω,3A)
滑动变阻器B(0~200Ω,0.2A)
电键一个,导线若干。
该同学想在完成学生实验“测电源电动势和内阻”的同时测出定值电阻R0的阻值,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电路。实验时他用U1、U2、I分别表示电表V1、V2、A的读数。在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动到不同位置时,记录了U1、U2、I的一系列值. 其后他在两张坐标纸上各作了一个图线来处理实验数据,并计算了电源电动势、内阻以及定值电阻R0的阻值。
根据题中所给信息解答下列问题:在电压表V1接入电路时应选择的量程是_________,滑动变阻器应选择_________(填器材代号“A”或“B”);
在坐标纸上作图线时,用来计算电源电动势和内阻的图线的横坐标轴、纵坐标轴分别应该用_________、__________表示;用来计算定值电阻R0的图线的横坐标轴、纵坐标轴分别应该用_________、__________表示。(填“U1、U2、I”或由它们组成的算式)
若实验中的所有操作和数据处理无错误,实验中测得的定值电阻R0的值__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其真实值。
一多用电表的欧姆档有四个档,分别为×1Ω、×10Ω、×100Ω、×1000Ω,现用它来测一未知电阻,当用×10Ω档测量时,发现指针的偏转角很大,为了测量结果准确些,测量前应进行如下两项操作:先把选择开关旋到________档上,接着进行_______调零,然后再测量并读数.
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做“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量的关系”的实验。他先读出不挂钩码时弹簧下端指针所指刻度尺的刻度,然后在弹簧下端挂上钩码,并逐个增加钩码,分别读出指针所指刻度尺的刻度,所得数据列表如下(g取10m/s2):
钩码质量m/g |
0 |
100 |
200 |
300 |
400 |
500 |
600 |
700 |
刻度尺的刻度x/cm |
11.70 |
13.40 |
15.10 |
16.80 |
18.50 |
20.20 |
21.90 |
23.60 |
根据所测数据,在下面的坐标纸上画出弹簧指针所指刻度尺的刻度x与钩码质量m的关系图线。
根据x-m图线可计算出,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________N/m。(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
在应用电磁打点计时器探究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实验中,得到了一条如图所示的纸带。按时间顺序取O、A、B、C、D、E、F七个计数点,每相邻的两个计数点间都有四个点未画出,若所用电源的频率为50Hz,则纸带上相邻两个计数点对应的时间间隔为___s,实验中测得相邻两个计数点之间的距离如图所示(单位:cm),打C点时纸带的速度为____m/s(此处保留3位有效数字),纸带运动的加速度为_________m/s2。
为了测量一节干电池的电动势和内电阻,实验室准备了下列器材供选用:
A.待测干电池一节
B.直流电流表(量程0 ~ 0.6 ~ 3 A,0.6 A挡内阻为0.1Ω,3 A挡内阻为0.02Ω)
C.直流电压表(量程0 ~ 3 ~ 15 V,3 V挡内阻为5 kΩ,15 V挡内阻为25 kΩ)
D.滑动变阻器(阻值范围为0 ~ 15Ω,允许最大电流为1A)
E.滑动变阻器(阻值范围为0 ~ 1000Ω,允许最大电流为0.2 A)
F.开关
G.导线若干将图甲中的器材,进行实物连线;
为尽可能减少实验的误差,其中滑动变阻器选(填代号);
根据实验记录,画出的U—I图线如图(乙)所示,从中可求出待测干电池的电动势为E=V,内电阻为r=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