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根据下表所列实验内容回答有关问题。
组别 |
实 验 材 料 |
实 验 试 剂 |
观 察 记 录 |
A |
经稀释的鸡蛋清 |
双缩脲试剂 |
颜色反应 |
B |
人的口腔上皮细胞 |
甲基绿、吡罗红混合染色剂 |
细胞染色情况 |
C |
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 |
0.3g/mL蔗糖溶液 |
质壁分离现象 |
D |
蔗糖溶液 |
斐林试剂 |
是否出现砖红色沉淀 |
(1)A-D四组实验中需要使用光学显微镜的是 。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的步骤和要点是:①先用低倍镜找到要观察的物像,移到视野的 ;②转动转换器换上高倍物镜,调节 准焦螺旋,直至看清楚物像为止。
(2)A组实验所观察到的颜色是 ;在B组实验中观察到细胞质被染成了红色,说明 大部分存在于细胞质中;在D组实验中,实验操作规范却仍不能观察到砖红色沉淀的原因是: 。
(3)C组实验中,发生质壁分离的洋葱细胞液泡体积逐渐 。若使用清水处理已发生质壁分离的洋葱细胞,过一段时间后,将会发生 现象。
(4)提取菠菜叶片中的叶绿体色素,为了防止色素被破坏,应向研钵中加入少许的 (试剂),绿叶中的色素在层析液中溶解度最大的是 。
已知狗皮毛的颜色受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A、a和B、b)控制,且位于常染色体上,表现型有三种,经观察后绘得系谱图如下,请分析回答:(已知1号、2号为纯合子)
(1)以上图示性状遗传遵循孟德尔的定律。
(2)1号和2号的杂交组合是。
(3)6号和7号后代出现三种表现型,该现象在遗传学上称为;
在理论上6号和7号的后代中出现三种表现型及比例为。
(4)若已知8号不带有B基因,则15号的基因型为。若12号与9交配,则生出沙色狗的几率为。
豚鼠的毛色中,白色与黑色是一对相对性状,控制毛色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有编号为①⑨的9只豚鼠,其中编号是奇数的为雄性,编号是偶数的为雌性。现将九只豚鼠关系表示如下:第一组①×②→③和④,第二组⑤×⑥→⑦和⑧,第三组④×⑦→⑨,③和⑧是白色,其余的均为黑色。用B、b分别表示其显、隐性基因。请作答:
(1)豚鼠的毛色中, 是显性性状。判断的依据是第 组。
(2)个体④的基因型是 。
(3)个体⑦为纯合子的概率为 。个体⑨为杂合子的概率为 。
(4)若利用以上豚鼠检测⑨的基因型,可采取的最佳检测方法是,可能观察到的结果及相应结论是。
某实验小组用小球藻进行实验,探究影响光合速率的因素。他们将一定量的小球藻浸入适宜且相同温度的培养液的试管中,以白炽台灯作为光源。移动台灯可改变光源与试管的距离;CO2浓度分别设置为0.03%和0.05%,根据实验结果绘制成曲线1、曲线2
(1)比较C、D两点的光合速率,可见限制D点光合速率的主要因素是。
(2)若C处突然关闭台灯,叶绿体中C5的含量将如何变化?。
(3)1,2两条曲线相交于E点的原因是。
(4)若用缺镁培养液培养小球藻,其他条件不变,F点应沿x轴向移动。
(5)AC和BD段出现的原因是。
下图是某同学绘制的某种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图像。请据图回答
(1)从图可以看出这是细胞的有丝分裂。(填动物或植物)
(2)写出分裂过程各时期的细胞进行分裂的顺序:。(用字母表示)
(3)图b是分裂的期,此时细胞中有条染色体,个DNA分子,条染色单体。
(4)图e是分裂的期,该时期染色体行为主要变化为。
(5)显微镜下观察到最多的细胞应处于时期(填字母)。染色体、染色单体,DNA分子的数量比为1∶2∶2时的细胞应为时期(填字母)。
下面甲图是基因型为AaBb(两对基因独立遗传)的某动物组织切片显微图像,乙图是细胞中某物质的含量变化曲线,请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1)按分裂过程判断甲图中标号的先后顺序是,细胞②分裂结束后形成的细胞是。
(2)细胞②处于分裂期;细胞①与细胞③相比较,除细胞大小外,图中显示还有哪些明显区别?。
(3)通常情况下,该动物的基因A和基因a的分离发生在(填序号)细胞,对应乙图时期,细胞③正常分裂结束后能产生种基因型的细胞。
(4)甲图中大多数细胞处于乙图时期,其原因是。
(5)若图示的动物患有由线粒体DNA缺陷引起的疾病,当它与基因型为Aabb个体交配后,后代正常的概率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