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上食品造假事件时有发生。小明的奶奶从自由市场上购买了一箱牛奶,小明想知道牛奶是否掺水。通过查阅资料得知,在牛奶中掺水后,掺水含量与牛奶密度的关系如下表所示。小明取l00ml这种牛奶,测得它的质量为102.2g,则这种牛奶
牛奶中 掺水 含量 |
0% |
10% |
20% |
30% |
40% |
50% |
60% |
70% |
80% |
90% |
100% |
牛奶 密度 g/cm3 |
1.030 |
1.027 |
1.024 |
1.021 |
1.018 |
1.015 |
1.012 |
1.009 |
1.006 |
1.003 |
1.000 |
A.未掺水 B.掺水含量20%以下
C.掺水含量20%—30% D.掺水含量30%以上
如图,纸筒A的一端蒙了一层半透明纸,纸筒B的一端嵌了一个凸透镜,两纸筒套在一起组成了一个模型照相机.为了在A端得到清晰的像,要调整A、B间的距离,这时()
A.眼睛应对着B端向筒内观察,看看像是否清楚 |
B.应把B端朝着明亮的室外,A筒朝着较暗的室内,否则看不清楚 |
C.应把A端朝着明亮的室外,B筒朝着较暗的室内,否则看不清楚 |
D.如果看近处的景物时像很清楚,再看远处的景物时就应该把B向外拉,增加A、B间的距离 |
(多选)如下关于显微镜的成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在目镜的1倍焦距以内 |
B.物体在物镜的1倍焦距以内,通过物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
C.物体在物镜的1倍焦距到2倍焦距之间,通过物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
D.物镜所成的像在目镜的1倍焦距以内,通过目镜再成一次正立、放大的虚像 |
多选)关于近视眼的产生原因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晶状体太厚,折光能力太强 |
B.肯定是眼球在前后方向上太短而形成的 |
C.来自远处物体的光会聚在视网膜前,到达视网膜时是一个光斑 |
D.来自远处物体的光会聚在视网膜后,在视网膜上形成的是一个模糊的光斑 |
光的三原色分别是()
A.红、绿、蓝 | B.红、黄、蓝 | C.品红、黄、蓝 | D.品红、绿、蓝 |
如下关于由两组凸透镜组成的望远镜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目镜、物镜直径相同 |
B.目镜、物镜焦距相同 |
C.物镜直径比目镜直径大,目的是为了会聚更多的光 |
D.通过目镜看到天体的像比实际的天体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