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研究物质的某种物理属性.同学们找来大小不同的蜡块和干松木做实验,得到的数据如下表所示。

(1)在上图方格纸中,用图线分别把蜡块和干松木的质量随体积变化情况表示出来。
(2)分析图表可知,同种物质的不同物体,其质量与体积的比值 ;不同物质的物体其质量与体积的比值 ( 以上两格选填“相同”或“不同”)。物理学中将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定义为密度,初中物理中用比值法定义的物理量还有 (写一个即可)。
(3)本实验测量多组数据的目的是 。
在“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实验中,同学们用电压表、电流表、开关、电压为4.5V的电源、额定电压为3.8V的小灯泡和标有“20Ω 1.5A”的滑动变阻器,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电路图(小灯泡的灯丝电阻约为10Ω).
(1)请你按图甲的电路图,在图乙的实物电路中,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电流表正确连入电路(连线不得交叉).
(2)若电流表正确接入图乙电路,闭合开关前,某同学发现电路有一处错误,这个错误是 .改正错误后,闭合开关,将变阻器滑片向右移动时,电流表示数变大,则变阻器接入电路的接线柱是 (选填“AD”或“BC”).
(3)测量过程中,当电压表的示数为 V时,小灯泡正常发光,此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丙所示,则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 W.
(4)实验过程中,若将电压表和电流表互换位置,闭合开关后,小灯泡 (选填“亮”或“不亮”),这时电压表的示数约为 V.
小华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使用的器材如图所示1所示,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
(1)小华把凸透镜固定在50cm刻度处,调节凸透镜、光屏和烛焰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大致在 ;
(2)当蜡烛放在10cm刻度时,烛焰成像如图2中的 ;
(3)小华观察到烛焰如图2中的c时,蜡烛应放在刻度为 cm和 cm之间.在照相机、投影机和放大镜中,成像情况与此类似的是 .
小明在实验室探究冰熔化和水沸腾时温度的变化特点,根据测量结果画出相关图形,如图1所示.
(1)要完成这两个实验,都需要的测量仪器是 和 .
(2)水沸腾的温度计示数如图2所示,该示数是 段所对应的温度(选填“AB”或“DE”).此实验室的大气压 1个标准大气压(选填“高于”、“等于”或“低于”).
(3)如图1(a)所示,OA段与BC段的倾斜程度不同,这是因为 .
(1)如图1所示,木块的长度是 cm,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 N.
(2)如图2所示是奥斯特实验的示意图,该实验结论是:通电导线周围存在 ;如果移走小磁针,该实验结论 (选填“成立”或“不成立”).
分别用两个完全相同的“热得快”同时给质量和温度相同的A、B两种液体加热.它们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
(1)由图可知, 液体的温度升高得较慢, 液体的比热容较小.
(2)若B液体是水,质量为1500g,则需吸收的热量为 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