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图表示氧气浓度对培养液中草履虫、乳酸菌、酵母菌的细胞呼吸的影响,曲线a、b、c分别代表了 ( )
A.酵母菌、草履虫、乳酸菌 |
B.酵母菌、乳酸菌、草履虫 |
C.乳酸菌、酵母菌、草履虫 |
D.草履虫、乳酸菌、酵母菌 |
图1中a、b、c为不同浓度的同种溶液,图2是一段时间后装置1与装置2的液面高度变化曲线,a、b起始液面高度均为H。则a、b、c浓度的关系是()
A.a > b > c |
B.c > b > a |
C.b > a > c |
D.c > a > b |
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渗透作用实验装置,实验开始时长颈漏斗内外液面平齐,记为零液面。实验开始后,长颈漏斗内部液面的变化趋势为 ()
下图表示渗透作用装置图,其中半透膜为膀胱膜,图1、3装置溶液A、B、a、b浓度分别用MA、MB、Ma、Mb表示,图2、4分别表示一段时间后,图1、3液面上升的高度h1、h2。如果A、B、a、b均为蔗糖溶液,且MA>MB、Ma=Mb>MA,则达到平衡后()
A.h1>h2 Ma>MbB.h1>h2 Ma<Mb
C.h1<h2 Ma<MbD.h1<h2 Ma>Mb
某渗透装置如下图所示,烧杯中盛有蒸馏水,已知图中猪膀胱膜允许单糖透过。在倒置的长颈漏斗中先装入蔗糖溶液,一段时间后再加入蔗糖酶。从理论上分析,该实验过程中最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A.漏斗中液面开始时先上升,加酶后即下降 |
B.漏斗中液面先上升,加酶后继续上升,然后开始下降 |
C.加酶前后,在烧杯中都可以检测出蔗糖 |
D.加酶后,可以在烧杯中检测出葡萄糖、果糖和蔗糖酶 |
图一中a、b、c为不同浓度的同种溶液,图二是一段时间后装置1与装置2的液面高度变化曲线,a、b起始液面高度均为H。则图一中a、b、c浓度的关系是()
A.a>b>c | B.c>b>a | C.b>a>c | D.c>a>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