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53—1957年,我国经济建设的第一个五年计划超额完成任务:中国第一辆国 产汽车诞生了;长江上第一座铁路公路两用大桥—南京长江大桥建成了……从此,中国的近代工业开始产生并发展起来。
材料二 “十一五”期间我国经济发展部分指标增长情况(单位:%)
年份 |
2006年 |
2007年 |
2008年 |
2009年 |
2010年 |
GDP增长 |
12.7 |
14.2 |
9.6 |
9.2 |
10.3 |
财政收入 |
22.5 |
32.4 |
19.5 |
11.7 |
21.3 |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
10.4 |
12.2 |
8.4 |
9.8 |
7.8 |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 |
7.4 |
9.5 |
8.0 |
8.5 |
10.9 |
(1)分析材料一,写出其错误的地方并改正。
(2)分析材料二,你能得出哪些结论?(请写出两点4分)
(3)“十一五”时期,我国取得重大成就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围绕“成功与生活态度”,某小组收集到以下三则材料:
材料一:滴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自己的事情自己干,靠人靠天靠祖上,不算是好汉!------陶行知
材料二: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忧郁,也不要愤慨/不顺心的时候,暂且容忍/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就会到来。-----普希金
材料三:没有目标的生活,犹如没有舵的船。生活而无目标,犹如航海而无指南针。-----英国格言
(1)三则材料分别告诉我们在走向成功的人生道路上应该培养哪些优良品质?
(2)结合第三则材料回答:怎样更好地实现人生目标?
某校开展“传承家训文化,培育家国情怀”系列活动,以下是他们的活动剪影和讨论的问题,请你一起参加,并完成相关问题。
【诵读经典】
学校广泛开展经典名训诵读活动。家训是我们祖先对家庭教育深入思考的结晶,也是我国传统文化宝库中极具特色的部分,流传至今仍然闪烁着智慧的光芒。
家训名称 |
家训内容 |
体现的品质或观点 |
《朱子家训》 |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
① |
《诫外甥书》 |
夫志当存高远 |
② |
《弟子规》 |
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 奚可焉。 |
③ |
(1)写出上述表格①②③处相应的内容。
【传承家训】
学校邀请专家开展家训文化讲座活动。同学们认识到历史上流传下来的家训既有优秀文化的基因,也有其历史局限性,其中也不乏愚昧思想和迷信色彩;学校还开展了家庭、学校、社区联谊活动,结合现代家庭特点和当代价值理念,重建新时期家训文化。
(2)家训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缩影,结合上述材料我们传承家训有什么意义?
【培育情怀】
学校经常组织同学们开展一些奉献爱心、服务社会的活动,将浓浓的家国情怀转化为具体的亲社会行为。传统家训文化内容丰富,包含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家国一体的教育思想,注重个人、家庭、社会和国家的有机统一。“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千百年来,家国情怀已经融入每个中国人的血脉之中。
(3)将家国情怀转化为亲社会服务社会的行为,是社会发展的要求,也是个人成长的需要。请根据以上内容自拟标题,并据此写一篇演讲稿。(要求:字迹工整,观点鲜明,条理清楚)
“创客”们利用互联网和新工具,实现了产品自制造,越来越多的创意产品问世,引领“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为经济发展从“中高速”转为“中高质”提供不竭动力。他们创新的科技成果深度融合于经济社会各领域,带来了方方面面的变革。创客已成为时代的领跑者。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是如何理解“创客是时代的领跑者。”
分)来源为了增强同学们的意志品质,某校八年级(X)班在学习了思想品德第三课《优良的意志品质》后,召开了一次以“磨砺意志,学会坚强”为主题的主题班会。假如你是该班的一名学生,请参加以下活动:
(1)请你收集关于坚强意志方面的名言。(至少三则)
(2)围绕本次班会的主题,请你设计两种活动形式。
(3)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说出自己在学校生活中的不良习惯。
(4)请你针对自己的一种不良习惯写出几年后的改进措施。
一份《中国青少年上网行为调查报告》引发热议。根据该《报告》,我国九成以上未成年人使用互联网,超六成10岁以前“触网”,全国约1亿未成年人使用手机上网……智能手机已成为未成年人上网的重要工具。
运用法律知识分析:面对纷繁芜杂、良莠不齐的网络信息,我们青少年应该怎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