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词语中划线的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A.晋升灰烬觐见进退两难噤若寒蝉 |
B.闪烁硕大回溯媒妁之言数见不鲜 |
C.邂逅亵渎狡黠不屑一顾歌台舞榭 |
D.罪孽啮齿涅槃劣迹昭彰蹑手蹑脚 |
下列句子中加框词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艰难苦恨繁霜鬓 |
B.襟三江而带五湖 |
C.昨夜西风凋碧树 |
D.直可惊天地,泣鬼神 |
下列句子的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A.为诸先烈所不惜牺牲生命者 |
B.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
C.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
D.嗟尔远道之人胡为而来哉。 |
下列各句划线的词句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些老屋确实有些味道,“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新的小区要开发了,不得不推倒啊! |
B.刚退休不久的老王常对老伴抱怨:“你看我才退下来几天,就‘门前冷落鞍马稀’了,真是人走茶凉啊!” |
C.大家出来闯天下,到一起就是缘分,“相逢何必曾相识”,我提议,干杯! |
D.轮到中国选手申雪、赵宏博出场了,大家都屏住呼吸,场内一片寂静:此时无声胜有声啊! |
依次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的句子,恰当的一组是( )
古人写评论,大致三类:(1) (2) (3) 这三类,未必概全,但纵有遗漏我想也无损于以下事实,即:古代的文学评论一直以私人性,兴趣和偶然为特色,兴致有便写一点,如没有,则可能一辈子也想不起来写,没有谁处心积虑当什么批评家。
①读了好诗文,好词曲,好小说,逢着妙处,就忍不住批解一番,后来整理出来,好教别人,也知道妙在何处,
②为所编的作品集写一些说明,或出于情谊而替别人的书写推荐文字,
③创作之余,有些敝帚自珍的心得,体会,或不得不吐,或值得总结,或欲与友人交流,
④于是借书简,诗词,短论而发。
⑤是为点评。⑥是为序跋类。
A.①⑤/②④/③⑥ | B.②⑥/③④/①⑤ |
C.③④/①⑤/②⑥ | D.①④/②⑤/③⑥ |
下面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序”有两种,一是书序,如《<指南录>后序》《<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事略>序》;二是古代文人分别时各以诗文相赠,是为赠序,如《滕王阁序》。 |
B.我国古代的诗歌有古体诗和近体诗的分别。它们之间的差别在于古体诗是一种较少拘束的诗体,多半是字数不拘的偶数句,不严格讲究平仄与对仗,也不讲究韵脚。比如李白的《蜀道难》、杜甫的“三吏三别”、白居易的《琵琶行》,等等。 |
C.词,产生于隋唐,又称曲子词、诗余、长短句等,盛行于两宋,分婉约和豪放两派,婉约派代表有北宋的柳永、李清照等,豪放派代表有北宋苏轼、南宋辛弃疾。词按结构又可分成:58字以内为小令 ,59—90字为中调,91字以上是长调。 |
D.赋,古代文体名。讲究文采、韵律和节奏,多用铺张的手法,内容上着力“体物”,同时注意“写志”,即通过摹写事物来抒发情志。此外,趋于散文化,经常使用排比、对偶的整齐句法,既自由又谨严,兼具诗歌和散文的性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