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歌子 旅思
吕本中
驿路侵斜月,溪桥度晓霜。短篱残菊一枝黄,正是乱山深处过重阳。
旅枕元无梦,寒更每自长。只言江左好风光,不道中原归思转凄凉。
【注】吕本中在宋高宗时做过中书舍人,因主张政治清明,收复失地,得罪秦桧被免职,这首词就是他被免职后在流徙途中写成的。请赏析本词上片首两句“侵”和“度”这两个动词的妙处。
上片“驿路侵斜月,溪桥度晓霜”和下片“只言江左好风光,不道中原归思转凄凉”分别用了什么样的表达方式?
请结合本词的写作背景,赏析词的最后两句。
读下面的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归田园居(之三)陶渊明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1) 这首诗写了什么内容?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
饮酒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仔细阅读“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回答下列问题:
(1) 前二句诗刻画了诗人自己的形象,请你说一说这是一个怎样的形象。“采菊”这一动作中包含着诗人怎样的志趣?
(2) 把“悠然见南山”的“见”字改这“看”“望”等字,表达效果是不是一样?这什么作者要这样写?
(3)联系以前学过的知识,说说后二句景物描写的含义。这种描写与前二句的人物描写有什么联系?
阅读下边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瀑布李忱
千岩万壑不辞劳,远看方知出处高。溪涧岂能留得住,终归大海作波涛。
简要分析诗中塑造的“瀑布”这一艺术形象。
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1)、(2)题。
春兴(唐)武元衡
杨柳阴阴细雨晴,残花落尽见流莺。春风一夜吹乡梦,又逐春风到洛城。
注:武元衡,中唐诗人,洛阳人。
(1)对这首诗歌鉴赏不正确的两项是()()
A.这首诗是一首七绝,前两句写景,触景生情,后两句借梦抒情。 |
B.诗题为“春兴”,通过对“柳”“雨”“花”“风”的描写构成了一幅早春图景。 |
C.诗中“残花落尽见流莺”,诗人从视觉角度写,却使人如闻莺语,与白居易诗中“莺语花底滑”具有异曲同工之妙。 |
D.全诗以“春”贯穿始终,构思巧妙。 |
(2)诗的后两名既写惜春之情,又有思乡之意,请分析其写作特点。
阅读下边一首诗,完成(1)—(2)题。
画眉鸟欧阳修
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
(1)这首诗写了几种画眉鸟?是怎样写画眉鸟的?
(2)作者写画眉鸟,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