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荆轲刺秦王》节选
荆轲知太子不忍,乃遂私见樊於期,曰:“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父母宗族,皆为戮没。今闻购将军之首,金千斤,邑万家,将奈何?”樊将军仰天太息流涕曰:“吾每念,常痛于骨髓,顾计不知所出耳!”轲曰:“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而报将军之仇者,何如?”樊於期乃前曰:“为之奈何?”荆轲曰:“愿得将军之首以献秦,秦王必喜而善见臣。臣左手把其袖,而右手揕其胸,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将军岂有意乎?”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曰:“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乃今得闻教!”遂自刎。
《鸿门宴》节选
良乃入,具告沛公。沛公大惊,曰 :“为之奈何?”张良曰:“谁为大王为此计者?”曰:“鲰生说我曰:‘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故 听之。”良曰:“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沛公默然,曰:“固不如也。且为之奈何?”张良曰:“请往谓项伯,言沛公不敢背项王也。”沛公曰:“君安与项伯有故?”张良曰:“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沛公曰:“孰与君少长?”良曰:“长于臣。”沛公曰:“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张良出,要项伯。项伯即入见沛公。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曰:“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项伯许诺,谓沛公曰:“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沛公曰:“诺。”于是项伯复夜去,至军中,具以沛公言报项王,因言曰:“沛公不先破关中,公岂敢入乎?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不如因善遇之。项王许诺。
对下列句子中划线字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料大王士卒足以项王乎当:抵挡
B.皆为戮没:没收
C.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德也 倍:背弃
D.秦之将军遇:对待

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常痛骨髓燕王拜送于庭
B.樊於期前曰乃欲以生劫之
C.不如善遇之因击沛公于坐
D.为之奈何且贰于楚也

下列句子中,与例句句式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大王来何操

A.是寡人之过也 B.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
C.沛公安在 D.孰与君少长
科目 语文   题型 文言文阅读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孟子》章节,按要求回答
孟子谓戴不胜①曰:“子欲子之王之③善与?我明告子。有楚大 夫于此,欲其子之齐语也,则使齐人傅诸?使楚人傅诸?”
  曰:“使齐人傅之。”
  曰:“一齐人傅之,众楚人咻③之,虽日挞而求其齐也,不可 得矣;引而置之庄岳①之间数年,虽日挞而求其楚,亦不可得矣. 子谓薛居州,善士也,使之居于王所。在于王所者,长幼卑尊皆 薛居州也,王谁与为不善?在王所者,长幼卑尊皆非薛居州也,王谁与为善?一薛居州,独如宋王何?”
(1)下列各项中,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孟子对呆不胜说:“假定有个楚国大夫在这里,想让他的儿子学齐国话,那么请齐国的人教他呢,还是请楚国的人教他呢?”孟子其实心里明白,故意一问罢了。
B.如果一个楚国人向齐国人学习齐国语言,许多楚国人干扰他,即使天天用鞭子打他,逼他学齐国话,他也不可能学会的。孟子强调的是环境的影响。
C.如果在王宫中的人,不论年龄大小、地位高低,都是薛居州那样的好人,那么宋王也一定会变好的。
D.薛居州是个好人,如果大家都如同他一般,那么社会也会变化的

(2)孟子强调环境的重要性,意在说明什么?用自己的话回答。

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回答问题。
子谓子贡曰:“汝与回也孰愈?”对曰:“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子曰:“弗如也,吾与汝弗如也。”
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于予与何诛?” 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于予与改是。”
《 论语• 公冶长第五 》
1.对上面选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子贡认为自己不敢和颜回相比,因为颜回听到一件事就可以推知十件事,而自己却只能推知两件事。
B.孔子同意了子贡的看法,认为颜回的确有些方面甚至连自己都比不上,可见孔子对颜回的赞扬和喜爱。
C.孔子说“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于予与何诛”,可见孔子对“宰予昼寝”这件事并无责备之意。
D.孔子认为“宰予昼寝”这件事对他影响很大,他从此改变了判断一个人的方法。

2.孔子为何对颜回大加赞赏?孔子认为判断一个人的正确方法是什么?( 3分)

阅读下面的内容,完成下面4题
李自良,兖州泗水人。初,禄山之乱,自良从兖郓节度使能元皓,以战功累授右卫率。后从袁傪讨袁晁、陈庄二贼,积功至试殿中监,隶浙江东道节度使薛兼训。兼训移镇太原,自良从行,授河东军节度押衙。兼训卒,鲍防代,又事防为牙将。会回鹘入寇,防令大将焦伯瑜、杜荣国将兵击之。自良谓防曰:“回鹘远来求战,未可与争锋。但于归路筑二垒,以兵守之,坚壁不动,虏求战不得,师劳自旋。俟其返,即乘之,纵不甚捷,虏必狼狈矣。二垒厄其归路,策之上也。”防不从,促伯瑜等逆战,遇虏于百井。伯瑜等大败而还,由是稍知名。
马燧代防为帅,署奏自良代州刺史、兼御史大夫,仍为军候。自良勤恪有谋,燧深委信之。建中年,田悦叛,燧与抱真东讨;自良常为河东大将,摧锋陷阵,破田悦。及讨李怀光于河中,自良专河东军都将,前后战绩居多。燧之立功名,由自良协辅之力也。
贞元三年,从燧入朝,罢燧兵权,德宗欲以自良代燧。自良恳辞事燧久,不欲代为军帅,物议多之,乃授右龙武大将军。德宗以河东密迩胡戎,难于择帅,翌日,自良谢,上谓之曰:“卿于马燧存军中事分,诚为得礼,然北门之寄,无易于卿。”即日拜检校工部尚书、兼御史大夫、太原尹、北都留守、河东节度支度营田观察使。在镇九年,以简俭守职,军民胥悦。虽出身戎伍,动必循法,略不以暴戾加人。十一年五月,卒于军,年六十三,上甚嗟惜之,废朝一日,赠左仆射,赙(fù,拿钱财帮助别人办理丧事)布帛米粟有差。
(选自《旧唐书·列传第九十六》)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以战功累授右卫率累:多次
B.二垒厄其归路厄:切断
C.伯瑜等大败而还,由是稍知名稍:稍微
D.不欲代为军帅,物议多之多:赞美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促伯瑜等逆战,遇虏于百井 /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
B.燧之立功名,由自良协辅之力也 /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C.德宗欲以自良代燧 /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
D.乃授右龙武大将军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下列五句话,分别编为四组,都能体现李自良“战略眼光”的一组是
①自良从兖郓节度使能元皓
②回鹘远来求战,未可与争锋
③虏求战不得,师劳自旋
④二垒厄其归路,策之上也
⑤虽出身戎伍,动必循法,略不以暴戾加人

A.①②④ B.①③⑤ C.②③④ D.②④⑤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平定安禄山叛乱时,李自良跟从兖郓节度使能元皓征战,因为战功卓著,被提拔为右卫率。
B.薛兼训死后,李自良做了鲍防的牙将。焦伯瑜因未听从李自良的建议,导致与回鹘作战失败。
C.李自良勤勉、谨慎有谋略,深受元帅马燧的信任。在多年的征战中,他辅助马燧成就了许多功名。
D.德宗非常欣赏李自良,想用他代替马燧的职务,李自良以长时间做马燧下属的理由诚恳地拒绝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题目。
解缙,字大绅,吉水人。祖子元,为元安福州判官。兵乱,守义死。父开,太祖尝召见论元事。欲官之,辞去。
缙幼颖敏,洪武二十一年举进士。授中书庶吉士,甚见爱重,常侍帝前。缙少登朝,才高,任事直前,表里洞达。然好臧否,无顾忌,廷臣多害其宠。又以定储议,为汉王高煦所忌,遂致败。先是,储位未定,洪国公邱福言汉王有功,宜立。帝密问缙,缙称:“皇长子仁孝,天下归心。”太子遂定。高煦由是深恨缙。会大发兵讨安南,缙谏,不听。卒平之,置郡县。
永乐八年,缙奏事入京,值帝北征,缙谒皇太子而还。汉王言缙伺上出,私觐太子,径归,无人臣礼。帝震怒。奏至,逮缙下诏狱,拷掠备至。十三年,锦衣卫帅纪纲上囚籍,帝见缙姓名曰:“缙犹在耶?”纲遂醉缙酒,埋积雪中,立死。年四十七。籍其家,妻子宗族徙辽东。
方缙居翰林时,内官张兴恃宠笞人左顺门外,缙叱之,兴敛手退。帝尝书廷臣名,命缙各疏其短长。缙言:“蹇义天资厚重,中无定见。夏原吉有德量,不远小人。刘俊有才干,不知顾义。郑赐可谓君子,颇短于才……”帝以付太子,太子因问尹昌隆、王汝玉。缙对曰:“昌隆君子而量不弘。汝玉文翰不易得,惜有市心耳。”后仁宗即位,出缙所疏,示杨士奇曰:“人言缙狂,观所论列,皆有定见,不狂也。”诏归缙妻子宗族。
缙初与胡广同侍成祖宴。帝曰:“尔二人生同里,长同学,仕同官。缙有子,广可以女妻之。”广顿首曰:“臣妻方娠,未卜男女。”帝笑曰:“定女矣。”已而果生女,遂约婚。缙败,子祯亮徙辽东,广欲离婚。女截耳誓曰:“薄命之婚,皇上主之,大人面承之,有死无二。”及赦还,卒归祯亮。
正统元年八月,诏还所籍家产。成化元年,复缙官,赠朝议大夫。始缙言汉王及安南事得祸。后高煦以叛诛。安南数反,置吏未久,复弃去。悉如缙言。(选自《明史·列传三十五》,有删节。)
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一项是

A.汉王言缙伺上出伺:守候
B.纪纲上囚籍籍:名册
C.命缙各疏其短长疏:陈述
D.卒归祯亮归:女子出嫁

下列加点词的用法和意义,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甚见爱重慈父见背
B.后高煦以叛诛久之,能以足音辨人
C.昌隆君子而量不弘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D.为汉王高煦所忌及其所之既倦

下列各句中,能表现解缙“任事直前,表里洞达”一组是
①皇长子仁孝,天下归心②缙谒皇太子而还③缙叱之,兴敛手退④人言缙狂,观所论列,皆有定见,不狂也⑤汝玉文翰不易得,惜有市心耳

A.②④⑤ B.②③⑤ C.①③④ D.①③⑤

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太祖曾召见解缙的父亲谈论国事,并授予他官职,但是其父推辞不接受。
B.解缙因为立储的事情得罪了汉王朱高煦,被汉王所嫉恨,最终招来杀身之祸。
C.解缙还在翰林院的时候,宦官张兴仗着皇帝恩宠在左顺门外打人,解缙看见后大声斥责,张兴乖乖退走。
D.解缙因为议论汉王朱高煦和安南的事情而招来祸患。后来高煦因为叛乱被诛杀。安南屡次造反,设置的官吏不久弃官而去,都应了解缙的预测。

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⑴选文中句子:然好臧否,无顾忌,廷臣多害其宠。
⑵《陈情表》中句子:愿陛下矜愍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于年。
⑶《逍遥游》中句子: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

阅读下面的文字,翻译划线句子。
袁虎少贫
袁虎少贫,①尝为人佣,载运租。谢镇 西经船行,其夜清风朗月,闻江诸闲估客船上有咏诗声,甚有情致;所诵五言,又其所未。尝闻,叹美不能已。②即遣委曲讯问,乃是袁自咏其所作咏史诗。 因此相要,大相赏得。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