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中心点为地球南极的示意图(下图),完成题: 若图中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则甲地的地方时为
A.3时 | B.9时 |
C.15时 | D.16时 |
若图中阴影部分表示东半球,非阴影部分表示西半球,则甲地的经度为
A.25°E | B.65°W |
C.135°E | D.115°W |
若图中阴影部分表示西经度,非阴影部分表示东经度,则甲地的经度为
A.25°E | B.65°W | C.135°E | D.115°W |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认识和利用资源的深度和广度在不断加强。据此回答18~20题。下列资源属于非可再生资源的是
A.气候资源 | B.森林资源 | C.太阳能资源 | D.矿产资源 |
内燃机的出现标志着世界能源进入
A.木柴时代 | B.煤炭时代 | C.石油时代 | D.核能时代 |
我国的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北煤南运等都体现了自然资源具有
A.地域性 | B.多用性 | C.有限性 | D.整体性 |
读“1860——2002年全球平均气温距平变化”,完成16~17题。从图中看出,下列各时段中气温变化幅度最大的是
A.1880——1900年 | B.1920——1940年 |
C.1958——1978年 | D.1978——1![]() |
全球气候变暖会导致
A.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加 | B.海平面上升,淹没沿海低地 |
C.全球平均降水量持续增加 | D.降水增多,大陆冰川面积扩大 |
减少二氧化碳等气体的主要措施有
①提高能源利用技术和能源利用效率,采用新能源
②禁止燃烧化石燃料
③禁止滥伐森林,坚持采伐与抚育更新相结合
④加强国际间合作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④②④ |
有关过去的全球气候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地质时期发生过多次大冰期 |
B.间冰期出现时,冰川从高纬度向低纬度推进 |
C.在人类历史时期,气候一直比较温暖 |
D.在有气象观测记录时期,气温有逐渐变冷的趋势 |
台湾岛修建的铁路是半环状的环岛铁路,没有直接联系东西部的横向铁路,据图思考,这样选择线路主要是考虑了哪种因素对铁路建设的影响
A.地形 | B.河流 | C.气候 | D.矿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