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8月,“中国丹霞”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甲图为广东丹霞山地貌景观,图示山体主要是由红色砂砾岩构成。乙图为地质循环示意图。读图回答题。甲图中的岩石类型及其形成的地质作用对应于乙图中的
A.b① | B.a② | C.e③ | D.d④ |
有关甲图中岩石类型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①形成于比较湿热的气候环境 ②受高温高压变质形成
③受流水的强烈侵蚀切割 ④经历了地壳的升降运动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
中国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于4月30日20时(北京时间)隆重开幕,本届世博会将历时184天。设P点为晨昏线与纬线的切点,当世博会开幕时,P点所在地盛行东南风。完成1—2题。世博会开幕时,与P点位于同一时区的地点是
A.开普敦(18°32ˊE) | B.伦敦(经度0°) |
C.惠灵顿(174°46ˊE) | D.布宜诺斯艾利斯(58°24ˊW) |
在世博会期间,P点移动方向是
A.先向北,后向南 | B.先向南,后向北 |
C.先向北,后向南,再向北 | D.先向南,后向北,再向南 |
表中所列的是12月22日甲、乙、丙、丁四地的白昼时间。回答1—2题。
甲地 |
乙地 |
丙地 |
丁地 |
|
白昼时间 |
5小时30分 |
9小时9分 |
11小时25分 |
13小时56分 |
四地中属于南半球的是
A.甲地 | B.乙地 | C.丙地 | D.丁地 |
四地所处纬度从高到低顺序排列的是
A.甲、乙、丙、丁 | B.甲、乙、丁、丙 |
C.丙、丁、乙、甲 | D.丁、丙、乙、甲 |
下图是位于120°E经线上不同纬度三地夏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角。三地的纬度从高到低的排序是
A.①②③ | B.①③② | C.③②① | D.③①② |
经过一年多的沉寂,2009年第一个大黑子群终于出现。从青岛观象台了解到,6月1日当天共观测到9颗黑子,6月2日有12颗黑子,它们的出现预示着太阳黑子活动进入新一轮高峰周期。回答1—2题。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A.黑子区域是太阳表面的较低温区域 |
B.黑子区域温度比周围高 |
C.黑子区域释放出大量偏黑色的尘埃 |
D.黑子区域含有大量的水汽 |
太阳黑子活动进入新一轮高峰周期,预示着
A.全球温度降低 |
B.太阳耀斑也进入新一轮高峰周期 |
C.太阳耀斑将进入新一轮平静周期 |
D.显著改变世界植被分布 |
图1是地图上的一段纬线,这段纬线穿过我国某地形区。据图回答1—4题。这段纬线主要穿过我国的地形区是
A.长江中下游平原 | B.四川盆地 | C.柴达木盆地 | D.青藏高原 |
如果在该地形区修筑铁路,需要克服的主要困难有
A.沙漠和戈壁问题 | B.沼泽和河湖多的问题 |
C.冻土和缺氧问题 | D.占用耕地问题 |
该地形区粮食作物能够获得高产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A.土壤肥沃,灌溉便利 | B.光照强,昼夜温差大 |
C.垦殖历史悠久,精耕细作 | D.热量充足,降水丰沛 |
这段纬线的东端自然带分布主要呈现
A.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 B.由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
C.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 D.非地带性分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