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1是“世界某区域示意图”,图2分别是①②两地气候资料,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说明①②两地的多雨季节并分析其成因。
(2)对比M、P两区域河流(水文、水系)特征主要差异,并分析造成差异的原因。
(3)分析M区域主要的农产品类型,评价该区域农业生产自然条件。
(4)M河中下游部分河段与入海口附近主要的水质问题是含盐度高,分析其含盐度高的不同原因及主要的解决措施。
读“我国沿32°N地形剖面图”和“各类地形面积占全国土地面积的比例扇形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甲中反映我国地势的总特征是,呈阶梯状分布。这种地势特征对我国河流流向的影响是。
(2)写出图甲中代号表示的内容:山脉:②③。地形区:A.,B.,C.。其中作为阶梯分界线的山脉有(填序号)
(3)我国地形类型齐全,复杂多样。如图乙所示,我国各种地形类型中,比重最小的是;图中字母M代表的地形类型是
(4)习惯上,人们把山地.丘陵和比较崎岖的高原统称为山区。我国山区面积广大,在经济发展中有何优势?
极地地区为科学研究和考察的天然场所。自1984年以来,我国先后对南极进行了25次科学考察,对北极进行了3次科学考察,北京时间2009年2月2日12时25分,我国首个南极内陆考察站,也是我国第三个南极科学考察站正式开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1)写出大洋名称:A.,B.,C.。
(2)中山站在长城站的方向。这两个考察站中,距离北京较近的是。
(3)我国四个极地科学考察站中,位于西半球的是,地球自转线速度最大的是。
(4)我国在南极建立长城站.中山站和昆仑站的时间都是在2月份,建立北极科考站的时间应是月份,原因是什么?
读甲、乙两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15分)
(1)甲区域出现图示气压形势季节时,气候特征是。
EF为晨昏线中的(晨或昏)线。
(2)分析乙图中0℃等温线的大致走向及影响其走向的主要因素。(提示:分段分析)
(3)分析甲、乙两国农业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4)分别分析甲、乙两国主要的人口问题及解决措施。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2008年“世界粮食日”的主题是“世界粮食安全:气候变化和生物能源的挑战”。粮食问题引发全球广泛关注,我国高度重视粮食安全。阅读以下图文材料,同答问题。
(1)要解决a地区粮食生产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应采取的措施有哪些?
(2)说明b、c、d三省人均耕地数量少的共同原因是什么?
(3)据图找出我国人均耕地数量不容乐观的三条理由。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闹海风是新疆阿勒泰地区的特有天气现象之一。2010年1月和2月在新疆阿勒泰地区分别出现几次。闹海风是一种回流性大风并伴有吹雪、雪暴等天气。闹海风,又称诺海风。蒙古语,意思是疯狗的狂叫声。
闹海风是如何形成的?吉木乃县气象局局长告诉记者,在吉木乃县城以东,自北向南依次排列着哈土山、马斯阔孜山、加勒哈甫山和萨吾尔山。这些山体均是自东向西,两山之间的峡谷,就是闹海风区。每到冬季,蒙古高原都会持续形成高压天气。蒙古高压的释放过程,向西就会形成越过准噶尔盆地的东风。在准噶尔盆地广阔的大地上,东风成不了什么气候。可向西,到了吉木乃县闹海风区,经峡谷挤压,风力骤然增强,加上沿途夹带的沙雪,形成了闹海风。
材料二 新疆版图
(1)阿勒泰地区的闹海风形成需要哪些条件?它会给当地带来怎样的影响?
条件是:
影响:
(2)判断甲地地貌类型并简述其形成过程。
地貌类型:
形成过程:
(3)新疆草原分布有什么规律?
(4)根据新疆自然状况,分析对新疆经济发展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