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我国西南部分地区7月等温线分布图”,完成问题。造成①地和②地气温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A.纬度差异 | B.海陆分布 |
C.地势高低 | D.大气环流 |
图中108°E,30°N附近的气候类型是( )
A.亚热带季风气候 | B.温带季风气候 |
C.热带季风气候 | D.高山高寒气候 |
关于该图南部地区地表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远看是山,近看是原,风蚀风积地貌显著 |
B.千沟万壑 |
C.地面崎岖,喀斯特地貌广布 |
D.地面坦荡,一望无际 |
“中国人的景观大道”(如下图所示)是指从上海一直延伸到西藏樟木友谊桥的318国道。这条大致分布在Q纬线附近的带状景观长廊,几乎整合了中国所有类型的自然景观及人文景观。据此,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图中所示纬线Q的纬度应为
A.北纬20° | B.北纬25° | C.北纬30° | D.北纬35° |
关于该景观大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跨越了地势的三级阶梯 | B.西段地质灾害频发 |
C.沿线皆为亚热带季风气候 | D.沿线植被差异较大 |
①“苍松雪岭,沃野龙江稻谷香”,②“碧草毡房,春风马背牛羊壮”;③“琼海独具大手笔,五指擎天”,④“石林自有高材生,群峰拔地”。这两副对联描绘出了我国四省区的突出特点,读后回答下列问题。 以上四句对联描写的分别是
A.新疆、黑龙江、云南、海南 | B.内蒙古、宁夏、海南、福建 |
C.内蒙古、黑龙江、贵州、广西 | D.黑龙江、内蒙古、海南、云南 |
下列景观与④省区相对应的是
A.沙漠 | B.海蚀崖 | C.溶洞群 | D.蒙古包 |
读我国东南部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⑤居民点到M山顶的相对高度可能为
A.368 m | B.488 m | C.678 m | D.708 m |
下列关于图中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A.沿河有瀑布分布 | B.①~②段大致自西南流向东北 |
C.②~③段流速最快 | D.③~④段流量最小 |
下图中甲、乙、丙、丁四点分别表示我国领土的西、北、东、南端点,据图回答小题。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与丙时差达6个多小时 |
B.乙地属于寒温带 |
C.丙地处于中日边界 |
D.丁地位于海南岛 |
读“大气热力环流示意图”。据此结合下图回答下列问题。据图中信息可知,甲、乙、丙三地近地面的温度中()
A.甲>乙>丙 | B.丙>乙>甲 |
C.乙>甲,同时乙>丙 | D.甲>乙,同时丙>乙 |
比较图中①②③④⑤⑥各点的气压值可知()
A.①=③=500hpa>② | B.④=⑥=1010hpa>⑤ |
C.③>⑥ | D.②>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