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谚语、对联和诗歌形象地反映了各地的地理特征。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黄河北,阴山南,八百里河套米粮川,渠道交错密如网,阡陌纵横似江南。”这是河套平原的真实写照。河套平原成为米粮川的主要原因是(   )

A.引黄灌溉 B.土地肥沃 C.降水丰富 D.光照充足

上联“万里长城山海关,龙头为首”,下联“独门绝技少林寺,天下无双”反映的人文景观所在的省级行政区分别是(   )

A.四川、福建 B.河北、河南 C.北京、河南 D.山西、安徽

“一年无四季,一日见四季”、“水在地下流,禾在田中枯”描述的地理特征对应的地形区分别是(   )

A.内蒙古高原、华北平原 B.塔里木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
C.青藏高原、云贵高原 D.云贵高原、黄土高原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列关于太阳活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太阳活动会引发极光、磁暴、流星雨
B.太阳活动不会引起地球上的自然灾害
C.太阳活动会干扰有线电话通信系统
D.太阳黑子和耀斑是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

某地北京时间6月22日6时左右日出,13时太阳高度达到最大约83°。该地最可能是()

A.北京 B.沈阳 C.成都 D.海口

下图是北半球某地区近地面天气模式示意图。

m地的风向是()

A.东南风 B.东北风 C.西南风 D.西北风

此时,m、n两地的天气状况是()

A.m、n两地都晴 B.m、n两地都有雨
C.m地有雨,n地有晴 D.m地晴,n地有雨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图中四地年降水量由大到小的排列依次是()

A.①②③ B.③④① C.③②④ D.②④①

①、④两地降水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地形 B.气压带和风带
C.海陆分布 D.洋流

下表为某地(北纬12.1度,东经15.0度,海拔295米)多年平均气候资料,据表完成下列各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平均最高气温(摄氏度)
32.4
35.2
38.7
41.0
39.9
37.2
33.5
31.6
33.7
36.9
35.8
33.5
平均最低气温(摄氏度)
14.3
16.6
21.0
24.8
25.8
24.7
23.1
22.4
22.7
21.8
17.8
14.8
降雨量(毫米)
0.0
0.0
0.3
10.3
25.8
50.3
144.0
174.4
84.3
20.3
0.1
0.0
日平均日照(小时)
9.6
9.9
9.1
9.1
9.2
8.6
6.9
6.5
7.6
9.2
10.0
9.8


该地降水的主要类型是()

A.对流雨 B.台风雨 C.锋面雨 D.地形雨

该地8月的平均日照时数比4月短,主要是因为8月该地()

A.正午太阳高底低
B.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多晴天
C.受信风控制,多阴雨天
D.受赤道低压控制,多阴雨天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