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谚语、对联和诗歌形象地反映了各地的地理特征。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黄河北,阴山南,八百里河套米粮川,渠道交错密如网,阡陌纵横似江南。”这是河套平原的真实写照。河套平原成为米粮川的主要原因是(   )

A.引黄灌溉 B.土地肥沃 C.降水丰富 D.光照充足

上联“万里长城山海关,龙头为首”,下联“独门绝技少林寺,天下无双”反映的人文景观所在的省级行政区分别是(   )

A.四川、福建 B.河北、河南 C.北京、河南 D.山西、安徽

“一年无四季,一日见四季”、“水在地下流,禾在田中枯”描述的地理特征对应的地形区分别是(   )

A.内蒙古高原、华北平原 B.塔里木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
C.青藏高原、云贵高原 D.云贵高原、黄土高原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图是以南极为中心的极地投影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若阴影部分表示黑夜,非阴影部分表示白天,则甲地时间为[

A.8时 B.9时 C.15时 D.16时

若阴影部分为8月24日,非阴影部分为8月25日,则北京时间为

A.24日8时 B.25日8时 C.24日20时 D.25日20时

地球上某点,它的北侧是热带,南侧是温带,东侧是西半球,西侧是东半球,该点是

A.23°26’S,160°E B.23°26’N,160°E
C.23°26’N,20°W D.23°26’S,20°W

读我国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列各题。

若图中1地外围闭合等高线的高度为500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地是洼地 B.1地海拔比500米低
C.1地是凸地 D.1地海拔在400~500米之间

图中甲乙两地的相对高度h是

A.0<h<100米 B.100<h≤200米
C.300<h<400米 D.400≤h<500米

读北半球某地等高线示意图(单位:米),完成下列各小题

上图中河流的流向为

A.先向南,再向西南 B.向北
C.先向北,再向东北 D.向南

陡崖的相对高度可能是

A.278米 B.150米 C.400米 D.199米

既能看到甲村又能看到乙村的地点是

A.① B.② C.③ D.④

区域的东面临海,当太阳从海平面上升起时,冬季不能看到但夏季能看到日出的点是

A.甲村 B.②地 C.①地 D.乙村

下图中,甲图示意世界某国主要城市分布,乙图示意我国某省级行政区主要城镇分布。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甲乙
关于图中城市(镇)分布及主要原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图中城市主要分布在平原,因为平原地区地形平坦
B.乙图中城镇主要分布在河谷,因为河谷地区水运便利
C.乙图中城镇主要分布在河谷,因为河谷地区热量充足
D.甲图中城市主要分布在高原,因为高原地区光照充足

甲图中所示国家和我国城市化的共同特点是

A.城市化水平高 B.城市化速度快
C.出现虚假城市化现象 D.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