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6年2月9日,斯大林在莫斯科市斯大林选区选民大会上称: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表明,“苏维埃制度比非苏维埃制度更有生命力,更稳固”,“更优越”,他还说资本主义经济体系必然会引发这个制度的“总危机”,指出“战争是现代垄断资本主义基础上发展的必然产物”,只要资本主义存在,战争就是不可避免的。他的这段讲话
| A.反击了杜鲁门的反苏纲领 | B.认为资本主义制度必然导致世界大战 |
| C.标志着美苏“冷战”开始 | D.强调了苏维埃制度的优越性 |
1915年,袁世凯、段祺瑞以抵御外敌侵略为名,拨款1127万银元引进美欧先进技术设备,历时三年建成了巩县兵工厂。最终,它却成为军阀混战的武器库。其原因是()
| A.近代中国军事技术和训练落后 |
| B.专制意识遗毒的影响长期存在 |
| C.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受阻 |
| D.孙中山在南方筹划北伐战争 |
甲午战争前后的日本文献中,日本人将自己称为“神州”、“中华”几乎是一种常态;甲午战争中,日军在中国用汉文发布的所有公告,几乎都在不断强调自己的解放者形象。其目的是()
| A.麻痹中国人民的思想 |
| B.暗示清政府不实行全民抗战 |
| C.利用儒家思想影响中国民众 |
| D.希望欧美列强在甲午战争中中立 |
太平军占领上海后,清朝海关瘫痪。下图所示为1854年的一段公告,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 谨告在华美国商人: 签名于此的金能亨副领事奉命告知在上海的美国公民,他从美国驻华公使馆获得指令:鉴于目前的形势,只要清国允许其他国家的船只自由出入港口而无需交纳海关税,那么,美国船只也只需在出发港提交文件,而无需出具清国的海关结关证明。 |
A.清政府授予列强进出口免税特权 B.列强加紧对华进行资本输出
C.外商利用租界阻碍中国经济发展 D.美国此举损害中国关税主权
1844年,美国要求中国赔偿被烧毁的美国在广州的贸易处,被两广总督耆英拒绝,美国代表遂以战争相威胁,耆英被迫屈服。这表明当时()
| A.耆英初步认识到中外军事差距 | B.两广地区对外贸易发展很快 |
| C.华南已融人世界资本主义体系 | D.广州地区半殖民地色彩明显 |
张居正为明代内阁首辅,权倾一时,但在处理与内朝宦官冯保的关系方面仍是对冯曲意奉承,先后送礼达数百万两白银。此现象出现的原因是当时()
| A.内阁已经掌握国家决策大权 | B.六部是内阁的下属机构 |
| C.君主利用宦官加强封建专制 | D.内阁首辅相当于政府的宰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