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界对黄河在汉代以前是否改道有不同认识。甲学者根据《汉书》认为汉以前仅有一次改道;乙学者指出《史记》中不见改道记载,故《汉书》不足凭信;丙学者以河北平原地貌变化和先秦文献载有黄河下游两条河道为据,提出黄河在汉以前曾不止一次改道。下列说法最为合理的是
A.《史记》比《汉书》早出,乙学者立论可靠 |
B.《汉书》后出,收录新材料,甲学者认识准确 |
C.丙学者立足文献和地理考辨,所论相对合理 |
D.三位学者的研究方法与认识都存在较大的缺陷 |
“眼珠子,鼻孔子,朱子高于孔子;眉先生,胡后生,后生长于先生。”
这是中国对联艺术中非常典型的双关联。下列对“朱子高于孔子”喻意的最佳解
释是( )
A.朱熹的学说比孔子更科学 | B.朱熹建立了系统的理论体系 |
C.朱熹使儒学更具哲理性和思辨化 | D.朱熹对儒学的贡献比孔子大 |
“虎溪三笑”讲的是儒者陶渊明、道士陆修静、僧人慧远一起品茗畅谈、
乐而忘返的故事。故事本身是虚构的,却在唐宋诗歌、绘画作品中时有出现。据
此可以得出符合史实的结论是,当时()
A.儒道佛出现融合的趋势 | B.佛教开始传入中国 |
C.诗歌创作呈现繁荣局面 | D.绘画风格多元化 |
朱熹同王阳明的主张相同之处有( )
①主张理在气先
②都强调意识第一、物质第二
③要求克服私欲,维护统治秩序
④心外无理
A.①②③ | B.②③ | C.②③④ | D.①③④ |
雍正所作朱批上谕,责备臣下,并不用法律上的说话,总说“你的天良何在?你自己问心可以无愧的么?”这说明雍正帝要求臣下的一个重要标准是( )
A.“存天理,灭人欲” | B.“知行合一” |
C.“格物致知” | D.“致良知” |
宋人邢昺上疏称:“臣少时业儒,观学徒能具经疏者百不一二,盖传写不给,今(雕)板大备,士庶家皆有之,斯乃儒者逢时之幸也。”这说明( )
A.藏书成为人们追求的时尚 | B.儒者地位迅速提高 |
C.技术进步推动了文化发展 | D.儒学得到广泛传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