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1912年2月,孙中山认为:“帝制从此不存留于中国之内,民国的目的亦已达到。”导致孙中山得出这一结论的直接原因是

A.武昌起义的胜利 B.中华民国的成立
C.清帝下诏退位 D.《临时约法》的颁布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辛亥革命推翻封建帝制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近代中国的时势不可能给民主观念人物提供培育某种观念所需要的足够时间与理想的心境。他们必须与时间赛跑,他们的铁肩不仅要担道义,更要担救亡。从民主观念流变的角度看,风向标式的人物至少有:王韬、梁启超、孙中山、李大钊、胡适、毛泽东等。由此可见,近代中国民主思想

A.大都与中国国情不符 B.具有强烈的爱国色彩
C.引人的国家来滋相对单一 D.受国内经济发展水平影响较大

我们经常会听到讲自己或某个人是跑龙套的。“龙套”在早期京剧中指的是

A.一种角色的行为
B.京剧的一支小流派
C.一种用于和声的唱腔
D.一批专门给人化装或后台服务的人

著名思想家李泽厚说:后代人们,由其现实的利益和要求出发,各取所衡,或夸扬其保守的方面,或强调其合理的因索,来重新解说、建造和评价它们,以服务于当时的阶级、时代的需要。于是,有董仲舒的孔子,有朱熹的孔子……。董仲舒和朱熹的思想都

A.使儒学和皇权更加充满宗教色彩 B.得到了当朝统治者推崇
C.提出了一定程度上限制君权的主张 D.使儒学的地位达到了顶峰

某学者认为中国人文精神的基本旨趣是实现人内在的某种理想人格。那么如果要“实现人的一种彻底的精神自由”,下列主张与之相符合的是

A.老庄道家的“乘物游心,亲近自然”
B.孔孟儒家的“修齐治平,内圣外王”
C.韩非法家的“抱法处势,道法者治”
D.墨家的“兼爱非攻,上同而不下比”

下列关于20世纪中期以来世界政治格局的表述,最准确的一项是

A.多极化为总体发展趋势 B.东方从属于西方再度出现
C.两极格局阻碍社会主义运动发展 D.美国一度成为世界霸主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