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朦朦胧胧张眼一瞧,黑暗里突然突出一线红。这是什么?——原来是北极下来的新潮,由近东卷到远东”,这是民国七年刘大白写的《红色中华》中的几句诗,它的创作背景是
| A.五四运动爆发 | B.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 |
| C.中国共产党在上海成立 | D.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兴起 |
英国的格雷斯顿这样评价鸦片战争:“在人类历史中,我从来没见过如此不正义并故意要使国家蒙受永久耻辱的战争。飘扬在广州城头的英国国旗只是为了保护可耻的交易而升起的。”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支持中国的反侵略战争 |
| B.为英国发动的鸦片战争辩护 |
| C.认为鸦片战争是非正义的商业贸易战争 |
| D.未看到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真实目的 |
明朝小说《醒世恒言》里描写的苏州盛泽镇上的施复夫妇,靠养蚕织绸生活,本是小户人家,几年后他们增买了三四张织机,雇人织绸,后来他们又买了两所大房子和三四十张织机,雇人织绸。由此可知
①施复夫妇是机户 ②当时江南一些地区出现资本主义萌芽③明代手工业还较落后④封建经济仍占主导地位
| A.①③④ | B.①② | C.①②④ | D.②③④ |
宋明理学家倡导的 “存理去欲”或“存心去欲”的修养论、“格物”或“格心”的认识论、成贤成圣的境界论、由齐家而平天下的功能论,均以
| A.研究天人关系为核心内容 | B.关心社会进步为前提 |
| C.认识自然发展规律为导向 | D.伦理道德为核心内容 |
下面是某电视专题片中出现的三组镜头,分别反映了不同朝代为解决洪水灾害,中央政府的运作情况
①蜀郡洪水为患,丞相与诸卿拿出治理方案,交给皇帝裁决
②渝州发生洪灾,中书省按皇帝旨意起草文件,交门下省审核后,再交尚书省,尚书省交工部、户部办理
③徐州府爆发洪灾,阁臣据皇帝旨意写成诏书,直送工部、户部执行赈灾据所学知识判断,上述历史场景最早出现的朝代分别是
| A.秦、唐、元 | B.汉、宋、明 |
| C.秦、元、清 | D.秦、唐、明 |
以下选项是某历史学习小组在探究“古代中国经济发展史话”时引用的内容。其中不符合史实的是
| A.汉朝以后,铁犁、牛耕得到广泛的推广应用 |
| B.唐制瓷业技术高超,已形成独立的生产部门 |
| C.宋代“市”突破时间、空间限制,形成街市 |
| D.明清两朝推行“海禁”政策,禁止海外贸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