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革命或改革往往是某种旧制度阻碍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发生的,懂得改变,是一种智慧。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什么力量迫使他们搞改革呢?这就是把俄国拖上资本主义道路的经济发展的力量。地主农奴不能阻挠俄国同欧洲商品交易的增长,不能保持住旧的崩溃的经济形态,如克里米亚战争显示出农奴制俄国的腐败和无能。解放以前,农民的“叛乱”每十年都要高涨一次。这使头号大地主亚历山大二世也不得不承认,从上面解放比等待从下面推翻要好些。                              ——列宁《“农民改革”和无产阶级农民改革》
材料二 日本的新统治者致力于日本社会的转型,以获得同外国势力在政治和军事上的平等地位。……变革使日本成为东亚的政治、军事和经济强国……明治政府的首要目标是强化中央集权……               ——摘自杰里·齐格勒《新全球史》(第三版)下
材料三  1831年的一天,在美国南方城市新奥尔良的奴隶拍卖市场上,奴隶主们正用皮鞭毒打黑奴,还用烧红的铁条烙他们,一位北方来的年轻水手看到眼前的悲惨景象,愤怒地说:“太可耻了!等有了机会,我一定要把这奴隶制度彻底打垮!”1861年他当上了美国总统,实现了这个伟大的抱负。
(1)从材料一归纳出俄国实行农奴制改革的原因。(不得照抄原文)
(2)材料二中“变革”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为了实现材料二中的“首要目标”,日本政府采取了什么措施?
(3)材料三中“北方来的年轻水手”是谁?他为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什么障碍?
(4)土地是人类社会最早、最基本的生产资料,19世纪60年代,美国、日本、俄国三国发生的革命或改革,都废除了阻碍其发展的旧的土地制度,产生了深远的历史影响。三国解决土地问题采取的措施分别什么?
(5)综合以上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三次革命或改革对这三国的共同作用。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美国南北战争 日本明治维新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建国以后,新中国一直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积极参与不结盟运动,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先后成为了亚太经合组织、东盟等区域集团的成员,对此你有何认识?

上面这段材料反映了德国将推行的什么政策?这种政策将会给世界带来怎样的影响?

材料:我们不能容忍任何外国,任何外国的主神向我们说:“怎么办?世界已经分割完了!”我们不愿阻挠任何人,但我们也不容许任何人妨碍我们的道路。我们不愿消极地站在旁边……而让他人分割世界。(摘自德国外长1899年12月的一次会议演说)
请回答:
材料中的“任何人”“他人”所指的主要是哪些国家?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851年英国在伦敦举办了博览会,恩格斯说:“不列颠的贸易达到了神话般的规模;英国在世界市场上的垄断地位显得比任何时期都更加巩固;新的冶铁厂和新的纺织厂大批出现,到处都是建立的工业部门。”
材料二:新生的工业能够这样成长起来,只是因为它用机器代替了手工工具,用工厂代替了作坊,从而把中等阶级的劳动分子变成了工人无产者,把从前的大商人变成了厂主,它排挤了小资产阶级,并把居民间的一切差别化为工人和资本家之间的对立。
材料三:资产阶级,由于一切生产工具的迅速改进,由于交通的极其便利,把一切民族甚至最野蛮的民族都卷进文明中来了。它的商品的低廉价格,是它用来摧毁一切万里长城、征服野蛮人最顽强抵抗的仇外心理的重炮。它迫使一切民族——如果它们不想灭亡的话——采用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它按照自己的面貌为自己创造出一个世界。
材料四:资本主义最典型的特点之一,就是工业蓬勃发展,生产集中于越来越少的企业的过程非常迅速。现代工业的调查能提供说明这一过程最完备的最确切的材料。例如……不到百分之一的企业,竟占有总数的四分之三以上的汽车和电力。
请回答:
①根据材料一、二、三、四指出推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两件大事。
②指出两件大事中具有标志性意义的重大发明成果。
③根据材料二概括说明社会关系的变化。
④根据材料三分析资产阶级在当时能够统治世界的原因。

阅读下列材料:
热机和电机是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的两大动力技术体系。这两种新型动力机的使用.从根本上改变了整个工业生产的面貌,造成巨大的社会生产力,给人类文明带来深刻影响。所有这一切,都是l8世纪的蒸汽动力革命所望尘莫及的。
请回答:
①材料中的“热机”具体是指什么?“蒸汽动力革命”又是指什么?
②试概括“这两种新型动力机的使用,从根本上改变了整个工业生产的面貌,造成巨大的社会生产力”一句所体现出的深刻道理。
③材料对两次工业革命做了怎样的比较?
④你认为这一说法正确吗?试举例说明。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