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到2020年,要实现城乡、区域发展差距扩大的趋势逐步扭转,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基本形成,家庭财产普遍增加,人民过上更加富足生活。为此国家必须在以下方面做出努力
①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②收入分配兼顾效率与公平
③坚持平均分配,实现社会公平
④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防止收入差距悬殊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科目 政治   题型 单选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个人品德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针对20世纪初苏联暴露出的问题,为了搞好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毛泽东一改“以俄为师”,提出要()

A.以阶级斗争为纲 B.以苏为鉴 C.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D.以德治国

在总结社会主义改造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毛泽东与党和国家的其他领导人提出了著名的“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要求。这一要求,意味着在我国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在发挥公有制经济和计划经济的作用的同时,也要()

A.发挥国家宏观调控对经济的基础性作用
B.发挥非公有制经济和市场的作用
C.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D.加强政府对经济的调控和干预作用

在《论十大关系》,毛泽东论述了向外国学习的问题,他主张()

A.以洋为鉴,一切照搬 B.分析借鉴,洋为中用
C.一概排斥,以我为用 D.全面接受,照抄搬用

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提出:“他们(苏联、东欧国家)片面地注重重工业,忽视农业和轻工业,因而市场上的货物不够,货币不稳定。……你对发展重工业究竟是真想还是假想…… 你如果是真想,或者想得厉害,那你就要注重农业和轻工业,使粮食和轻工业原料更多些,积累更多些,投到重工业方面的资金将来也会更多些。”从这里可以看出,毛泽东认为,安排国民经济计划的次序是()

A.农业——轻工业——重工业 B.重工业——轻工业——农业
C.农业——重工业——轻工业 D.轻工业——重工业——农业

斯大林在20世纪50年代初的争论中,改变了原来的经济观点。属于争论后的斯大林的观点有()
①社会主义国家不存在商品生产
②保持商品生产、商品交换,是社会主义获得胜利的唯一可能的道路
③两种社会主义公有制和两个社会主义生产部门的存在,是社会主义商品生产存在的根本原因
④社会主义商品生产不仅包括个人消费品,也包括生产资料

A.①③ B.①②③④ C.②③ D.②③④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