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法拉第对电磁学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下列陈述中不符合历史事实的是( )
A.法拉第首先引入“场”的概念来研究电和磁的现象 |
B.法拉第首先发现电磁感应现象并给出了电磁感应定律 |
C.法拉第通过实验总结出了电磁感应现象中感应电流方向的判定方法 |
D.法拉第首先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现象 |
关于物体所受外力的合力做功与物体动能的变化的关系有以下四种说法:①合力做正功,物体动能增加;②合力做正功,物体动能减少;③合力做负功,物体动能增加;④合力做负功,物体动能减少。上述说法正确的是( )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如图所示,蜡块R可以在两端封闭、注满清水的竖直玻璃管中匀速上升。现若让蜡块R从竖直管底沿管匀速上升的同时,令竖直玻璃管沿水平方向做初速度为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那么关于蜡块R相对于地面的运动轨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是一条竖直线 | B.是一条倾斜的直线 |
C.是一条抛物线 | D.是一条水平线 |
下列关于机械能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做匀速运动的物体机械能一定守恒 |
B.做圆周运动的物体机械能一定不守恒 |
C.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机械能一定守恒 |
D.物体只发生动能和重力势能的相互转化时,物体的机械能守恒 |
两个相互垂直的力F1和F2作用在同一物体上,使物体运动,如图所示,物体通过一段位移时,力F1对物体做功4J,力F2对物体做功3J,则力F1与F2的合力对物体做的功为( )
A.7J | B.2J | C.5J | D.3.5J |
肩负我国首次太空行走运载任务的神舟七号飞船,在绕地球五圈后成功地由椭圆轨道变成圆形轨道,在圆形轨道上飞船离地面的距离约为350km,绕行周期约为90min。设飞船在圆形轨道上的运动为匀速圆周运动,已知第一宇宙速度为7.9km/s,下述说法正确的是
A.飞船的轨道平面一定是垂直于地球自转轴的圆面 |
B.飞船在圆形轨道上运动的线速度大小一定大于7.9km/s |
C.飞船离开地面时的发射速度一定大于7.9km/s |
D.对于飞船来说,它离地面越高,其绕行速度一定越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