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首相丘吉尔说:“希特勒入侵俄国,只不过是入侵大不列颠的前奏……俄国面临的危险就是我们和美国面临的危险。”他认为英国应该
| A.与德国讲和,避免希特勒入侵 |
| B.与不同制度的国家和人民共同发对法西斯 |
| C.提醒美国有被德国入侵的危险 |
| D.与资本主义国家和人民共同反对法西斯入侵 |
“这场大火,令亲王奕訢放弃了追随皇兄“狩猎”承德的想法,他决心留下来也只能留下来,以避免这些真敢放火的“英夷”、“法夷”们毁坏整个都城”,引发这场大火的战争是
| A.第一次鸦片战争 | B.第二次鸦片战争 | C.甲午中日战争 |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
“清政府完全处于列强的控制之下,成为洋人的朝廷,永远禁止中国人民成立或加入反帝性质的组织。”这里分析的是
| A.鸦片战争的危害 | B.《马关条约》的影响 |
| C.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危害 | D.《辛丑条约》的危害 |
在山东威海市刘公岛上,建有“甲午海战纪念馆”,下列史实比较符合在馆内展开的有
①邓世昌血战黄海②左宗棠收复新疆③日军制造旅顺大屠杀④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三次灾难性战争使中国受到巨大的刺激,第一次是1840-1842年同英国的战争,第二次是1856-1860年同英法的战争,第三次是1894-1895年同日本的战争”。第二次战争后,中国首先作出的反应是
| A.自强新政 | B.维新变法 | C.民主革命 | D.思想改造 |
“这些杰出人物试图把近代国家的形态移植到儒家社会之上,当他们越自觉地从传统中寻找依据,技术与物质上取得的某种成功,不是用来为中国展示一个新的旅程,而是加强了旧有的逻辑”,这里所述的“杰出人物”包括
| A.林则徐 | B.李鸿章 | C.康有为 | D.孙中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