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长江、黄河流域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填写地理事物的名称:支流A_______ ____。
(2)长江、黄河上游都有丰富的__________(能源)。
(3)目前,长江干、支流通航里程达7万千米,货运量占全国内河航运的60%,自古以来就有“_______________”之称。
(4)2012年3月至6月,长江中下游地区降水持续偏少,为近60年来历史同期最少,致使上述地区出现严重旱灾,导致该地区严重灾情的主要原因是 ( )
A.城市和人口密集,生产生活用水多 |
B.气温高,蒸发强 |
C.水污染严重 |
D.夏季风异常 |
(5)B地形区突出的环境问题是__________,造成该问题的自然原因主要是_________(至少两条)。
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填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干湿地区名称:
A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C半干旱区,D______________。
(2)干湿地区AB之间分界线大致是______mm等降水量线, 大致经过________—___________一线。干湿地区BC之间分界线大致是_______mm等降水量线,此线与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线一致。
(3)四城市年降水量最多的是___________,四个城市年降水量季节分配_____________(均匀、不均匀),多集中在5—9月份。
(4)由图可知,我国降水的空间(地区)分布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时间(季节)分配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导致我国降水时空分配不均的主要原因是受_______________影响。
阅读分析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读材料二,从1949年到2000年我国人口增加了________亿,说明新中国成立后我国人口的增长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为控制人口的增长,我国政府把实行______________作为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
(2)读材料一图,福建省的人口密度为__________人/平方千米,人口密度最小的两个省区是青海省和________自治区。我国人口分布________(均匀、不均匀),大致以黑河—腾冲一线为界,东部人口___________,西部人口___________。
(3)材料一体现了我国人口东西分布的巨大差异,主要原因是()
A.东部居民“多子多福”传统观念强 |
B.西部计划生育落实得力 |
C.西部向东部迁移人口数量巨大 |
D.东部自然、社会经济条件优越 |
读图分析题:读“我国人口增长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每空2分,第4小题4分,共20分)
(1)1840年至1949年我国人口增加了亿。新中国成立后的50年里,我国人口每增加1亿人的时间,逐渐(延长/缩短),其中只经过5年就增加了1.1亿人口的年至年;
(2)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实行(填空)的人口政策后()
A.人口自然增长率有所下降 | B.人口略有下降 |
C.每年净增的人口已不多 | D.人口自然增长率仍然居高不下 |
(3)2000年我国人口总数达到亿,居世界第位;
(4)我国人口数量过多产生的负面影响有:(只需答对两点就可给满分4分哦)
读图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要认真看图,考考考自己的眼力!)
(1)我国领土的最北端位于以北黑龙江主航道的中心线上,最南端位于南海南沙群岛中的,最东端位于黑龙江与主航道中心线的相交处,最西端位于高原上。
(2)与台湾省隔海相望的省级行政区是A省,我国面积最大且邻国最多的省级行政单位是B自治区。
(3)我国濒临的海洋:C海,D海。
(4)以鸭绿江与我国为界的国家是E;既是我国邻国,也是世界第二人口大国的是F。
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13分)
(1)黄河发源于________峰,流向是________,注入________海。
(2)据图判断:上游与中游的分界点位于________ (城镇),中游与下游的分界点位于
_______ (城镇)。(2分)
(3)据图判断:黄河全长约_______米,龙羊峡至青铜峡河段的落差约______米。
(4)黄河上游水力资源丰富,主要原因是①_________,②__________。
(5)黄河下游有“地上河”之称,其形成的主要原因是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
(6)“地上河”河床底部高出两岸地面数米,汛期来临时容易发生__________灾害。治
理黄河的根本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