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西部地区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的途径有
①西气东输 ②西电东送 ③移民垦荒 ④建立有色金属基地
⑤ 建立以海盐为原料的化工基地 ⑥ 大力发展旅游业
| A.① ② ③ ⑥ | B.② ④ ⑥ |
| C.④ ⑤ ⑥ | D.① ② |
图6为某三角洲上河流部分河段示意图,实线和虚线分别表示该河段河面在7月和1月的平均宽度。据此回答9~10题。
下列关于该河流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水循环1月比7月活跃 |
| B.径流量与气温呈正相关 |
| C.1月输送的泥沙少于7月 |
| D.植被以常绿阔叶林为主 |
甲、乙、丙、丁四处河岸河流堆积作用最显著的是
| A.甲 | B.乙 | C.丙 | D.丁 |
马斯达尔位于西亚国家阿联酋的首都阿布扎比(约24°N,54°E)的郊外,是世界上第一座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的城市。表1为马斯达尔(1977~2007年)的气候资料。据此回答7~8题。
下列获取电力的方式中,目前不能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的是
| A.太阳能发电 | B.垃圾发电 | C.地热发电 | D.风能发电 |
下列关于马斯达尔气候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二月季风带来降水 | B.属于地中海气候 |
| C.属于热带沙漠气候 | D.八月受东南信风影响 |
读“我国西北地区‘a区域’及‘a区域土地荒漠化比重’”图,回答24~25题。
结合所学地理知识,关于a区域形成土地荒漠化的自然原因是
①强度开垦草原,过度放牧②气候干旱降水少③风力强劲风力侵蚀、搬运作用明显④地表物质疏松,沙漠广布⑤毁草开荒,扩大耕地面积
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a区域1968~1988年,因强度开垦草原,荒漠化土地面积约增加了20%;但1988~2008年,荒漠化面积却减少了40%,其原因是
| A.气候异常降水增多 | B.对荒废的土地进行复垦种植以增加地表植被 |
| C.禁止草场放牧保护天然植被 | D.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和采取防风沙措施[ |
读下面两幅图,甲图为1990年至2001年太湖劣于Ⅲ类水质变化图,乙图为2005年太湖水质状况分布图。据此回答22~23题。
从甲图可以看出,1991年至2001年太湖水质状况的变化趋势及其形成的自然原因是
| A.水体质量不断变好;水体流动快,自净能力强 |
| B.水体质量基本没有变化;太湖面积大 |
| C.水体质量整体不断下降,1996年水质最差;水体流动缓慢,自净能力弱 |
| D.水体质量波动上升;降水丰富,湖水补给充足 |
乙图反映了太湖水域水质状况的分布规律是
| A.东北部水质优于东南部水质 | B.西部水质优于东部水质 |
| C.北部水质优于南部水质 | D.东南部水质优于西北部水质 |
读我国规划中的粤赣运河漫画和浙桂运河图,回答问题。
有关规划中的粤赣运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连接长江流域的赣江和珠江流域的西江 |
| B.连接长江流域的赣江和珠江流域的北江 |
| C.大致沿京广线开凿 |
| D.占用沿线大量的土地和水源,延缓当地经济的发展 |
有关浙赣运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可以把浙江的水调到江西,实现东水西调 |
| B.穿越南岭,有利于南岭地区矿产资源的外运 |
| C.打通浙赣间的山地阻隔,增加缩短两省交通距离 |
| D.沟通了鄱阳湖水系和钱塘江水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