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年的峥嵘岁月,60年的光辉历程,新中国承载着历史的沧桑,沉积着不同时期中国人民的深刻记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指引下,中国人民迈着坚实的步伐前进,中国社会发生了历史性的巨变。
材料二 随着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初步建立。
材料三 脚踏黄河水倒流,搬来泰山做枕头;决心苦战十五年,赶上英国不发愁。
材料四
时间 |
国内生产总值 |
工业增加值 |
粮食产量 |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
1978年 |
3642亿元 |
1607亿元 |
30477万吨 |
343元 |
2007年 |
246619亿元 |
107367亿元 |
50150万吨 |
13786元 |
(1)据材料一回答党和政府为此制定了什么计划?
(2)据材料二,我国的社会主义改造包括哪三项内容?(3分)
(3)材料三中的民歌创作于l958年开展的哪一次运动中?同年我国在农村还开展了哪一次运动?
(4)材料四中数据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什么?从以上变化,说说给你带来的感受。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世纪中期俄国与英国生铁产量和铁路总长对比表
俄国 |
英国 |
比例 |
|
生铁(19世纪中叶) |
26万吨 |
385万吨 |
1:14.8 |
铁路总长(1861) |
1500俄里 |
15000俄里 |
1:10 |
材料二臭名昭著的“解放”,实际上是对农民进行残酷的掠夺,是对农民实施一系列的暴力和一连串的侮辱。
——列宁
材料三(解放农奴)这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点,甚至比美国历史上1863年的《解放宣言》更重大。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现象?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列宁为什么说农奴制改革是 “对农民进行残酷的掠夺”?
(3)材料三说明了什么问题?这次改革存在什么不足之处?
(4)材料三中“美国历史上1863年的《解放宣言》有什么意义?此后不久,日本也在开始了一场蜕变,这是什么事件?与此同时,中国同步进行的现代化第一波浪潮却遭到了失败,根本原因是什么?
19世纪中期以来,仁人志士为了民族的复兴进行了不懈探索。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条约》签订的消息传来,举国哗然。……“救亡图存”成为当时最高亢的呼声。康有为、梁启超等掀起了维新变法运动。
《剑桥中国晚清史》:“尽管维新运动没能达到它的政治目标,但它所引起的思想变化却对中国的社会和文化有着长期的和全国规模的影响。”
材料二:“九十年以前,在中国这块古老的土地上,爆发了一场对中国历史进程产生重大影响的革命。……先生是站在时代前列的历史伟人,是伟大的爱国主义者,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他为追求民族独立、民主自由和民生幸福贡献了毕业精力。”
——前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2001年10月9日的讲话
材料三:要帝制不再发生,民主共和可以安稳……非先将国民脑子里所有反对共和的旧思想,一一洗刷干净不可。
——陈独秀《旧思想与国体问题》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指出维新变法运动的主要目的是什么?这场运动有何积极作用?
(2)材料二中的“先生”指谁?“先生”领导这场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什么?他所创立的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政党是什么组织?这一政党通过那一机关刊物宣传政治思想?
(3)材料三中陈独秀等先进分子为了将“国民脑子里所有反对共和的旧思想”洗刷干净,发起了哪一场运动?在这一运动中除了陈独秀还有哪些代表人物?
(4)结合以上三则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这些运动反映的共同主题。
中国近代史是一部血泪的屈辱史。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这场战争,自西方人1514年到中国起,是他们积325年窥探之后的一逞。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
——陈旭麓《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
材料二:中国官方的新华网17日(2013年4月)报道,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南海舰队的远海训练编队17日上午在冲绳县尖阁诸岛(即我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本网注)附近海域巡航。……有中国媒体指出,4月17日是日清战争后签订某个条约的日子。中方认为,1895年签订的这一条约使尖阁诸岛被让与日本。
——新浪军事
材料三: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这场战争”是指哪一次侵华战争?为什么说它是“一块界碑”?
(2)材料二中所说的日清战争是指中国近代史上的哪次战争?1895年签订的条约是指我国近代史上的哪个不平等条约?根据条约清政府被迫割让了哪些领土?
(3)材料三反映19世纪末的中国社会面临怎样的状况?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导致近代中国落后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012年5月底,第十五届国际科技产业展览会(又称“科博会”)在北京举行,中国正积极由近代的科技弱国向当代科技创新国家迈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马克思说:“火药、罗盘针、印刷术——这是预兆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项伟大发明。火药把骑士炸得粉碎,罗盘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变成新教的工具,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制造精神发展的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推动力。
(1)材料一中 “罗盘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所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
材料二英国在世界近代历史上占有非常特殊的地位。它是第一个迈进现代社会的国家,在17—19世纪时它是世界发展的领头羊。当时的英国曾经号称“日不落帝国”和“世界工厂”。
(2)“在17—19世纪时它是世界发展的领头羊”试从政治、经济两个方面各举一史实说明英国走在世界前列的原因。
材料三
(3)材料三反映的是哪次科技革命的成就?根据图一这次科技革命的核心是什么?图二卡尔·本茨发明的汽车的技术条件是什么?
材料四下面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使用的新式武器。
(4)新式武器的应用增加了战争的残酷性,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有“绞肉机”之称的是什么战役?
(5)通过以上问题的探究,你对科技作用有何认识?
民主政治是人类政治文明演进的产物,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标志,也是现代社会不断发展的必要要求。十八届四中全会作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战略决策,是对法治在国家政治生活和民主政治建设中的决定性地位和作用的进一步确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视角一】西方民主政治的发展进步
材料一:除十将军外,各级官职向所有公民开放,以抽签的方式产生;公民大会是最高的权力机构;每个公民都有机会成为陪审员、议员、公民大会的轮值主席……
(1)近代欧洲民主政治源于古希腊雅典的城邦民主。根据材料一回答伯利克里时代雅典国家最高的决策机构是什么?
材料二:“在权利方面,人们生来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法律是公共意志的表现,所有公民有权参与法律的制定。”“财产权是人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利”。
(2)材料二出自哪一法律文献?《拿破仑法典》中哪一原则进一步确认了“财产权是人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利”这一主张?
材料三:美国联邦政府机构示意图
(3)材料三中美国确立的这一政体体现了法国哪一思想家的政治主张?
【视角二】中国民主政治的探索建设
材料四: 第十一条 参议院对于临时大总统认为有谋叛行为时,得以总员五分之四以上之出席,出席员四分之三以上之可决弹劾之。
第二十三条 临时大总统对于参议院议决事件,如否认时,得于咨达后十日内声明理由,咨院覆议。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4)中国近代民主进程是学习欧美民主制度的探索过程。依据约法当选为第一任临时大总统的人物是谁?材料中的临时大总统与参议院之间具有怎样的关系特征?他领导的革命运动对中国民主政治进程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5)目前我国在正在完善各项制度,加大反腐力度。请你结合以上材料为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提一条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