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6·5”世界环境日的中国主题确定为“共建生态文明,共享绿色未来”。这一主题强调生态文明、绿色发展理念和公众参与,号召全社会行动起来为可持续发展之路作出贡献。这要求我们( )
①坚持发展的观点,推动自然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②按自然规律办事,自觉适应自然界的变化
③发挥主观能动性,加速对自然利用的进程
④坚持联系的观点,统筹人与自然界的和谐发展
A.②③ | B.①③ | C.①④ | D.②④ |
2013年6月4日,十个中央巡视组已全部进驻到位,主动出击寻找潜藏的“老虎”“苍蝇”。1996年启动,至今17年过去了,巡视制度在工作内容的调整、制度化改进、组织规模、巡视对象的层次等方面均发生很大变化。 巡视制度的变化说明
A.正确意识能促进社会的发展 |
B.发挥主观能动性就能认识和利用规律 |
C.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
D.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的固有属性 |
与“天下无独燃之火,世间安得有无体独知之精”这一观点蕴含的哲学道理相一致的有
①万物之生,俱得一气②未有此气,已有此理
③据器而道存,离器而道毁④心生种种法生,心灭种种法灭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③ | D.③④ |
现实生活中,哲学往往被一些人忽视,“哲学不能带来钱”成了思维定势。一位著名哲学家揶揄地说:“当年马克思撰写《哲学的贫困》,如今则出现了‘贫困的哲学’。”但事实证明,一个轻视理论思维的民族是不会有光明未来的。这是因为
A.哲学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其任务就是揭示具体事物发展的规律 |
B.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 |
C.哲学是对人们实践活动的概括和总结 |
D.哲学能够为人们的实践活动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
2013年6月20日,“神舟十号”航天员在 “天宫一号”开展基础物理实验,展示失重环境下物体运动特性、液体表明张力等物理现象,全国8万余所中学6000多万名师生同步收听收看。我国首次组织太空授课的文化意义在于
①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
②提高道德修养,培育四有新人
③以良好的科学文化修养,促进思想道德修养
④弘扬科学精神,增强民族自豪感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③ | D.③④ |
2013年7月31日,中央文明办、国家旅游局在北京举行的提升中国公民出境旅游文明素质电视电话会议强调,要切实加强社会公德教育,普及文明旅游知识,引导每个出境旅游公民做中华文明的传播者、实践者。这一强调是基于
①文化能影响人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②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
③尊重文化多样性,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④文化塑造人生,优秀文化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A.①③ | B.①④ | C.②③ | D.②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