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在某国有银行,编外人员与职工混岗上班,但编外人员的月工资是2000元,职工的月工资却是6800元。这样的劳务编外人员在我国总数已经达到6000多万。编外人员与职工的工资差异
①是劳动力配置市场化的结果,有利于促进劳动就业
②不利于企业竞争力的提高,影响了社会公平
③背离了公有制经济中按酬付劳的分配方式
④违背了“以人为本”和“效率至上”的理念

A.②③ B.③④ C.②④ D.①②
科目 政治   题型 单选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个人品德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近年来,现代都市中出现了一类富有浓厚时代气息的特殊人群——“拼族”。拼车可以节约车费,拼饭可以品尝几倍于自己餐费的美味,拼房可以减少50%以上的房租等。这种现象()
①有助于发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
②应成为每一个消费者追求的目标
③有助于改变不良生活习惯,提高消费的科学性
④严重影响我国消费品市场的发展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中国人在消费上很爱面子,如住高档酒店、在高级餐馆用餐等。这种“面子”型消费,归根结底是虚荣心在作祟。“面子”型消费主要属于()

A.由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
B.由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
C.由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
D.由求实心理主导的消费

因单位精简人员,小军的妈妈即将下岗,家庭收入会相应减少,妈妈对小军说:“以后花钱要省着点。”从生活与消费的角度看,这种现象说明( )

A.下岗是企业改革中必然发生的现象
B.再就业是增加家庭收入的唯一途径
C.居民的消费水平受未来收入预期的影响
D.消费者希望买到“物美价廉”的商品

莎士比亚说:“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大地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莎翁用生动的比喻说明了书籍是人类的好朋友。从消费的目的看,购买和阅读书籍在我们的家庭消费中属于()

A.发展资料消费 B.服务消费 C.生存资料消费 D.物质消费

下图表示甲乙两种商品的需求变化,对此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①两种商品的价格与需求量都呈正向变动
②两种商品的价格与需求量都呈反向变动
③两种商品相比,甲商品更可能是生活必需品
④两种商品相比,甲商品更可能是高档耐用品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