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教育是中华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合理配置教育资源,重点向农村、边远、贫困、民族地区倾斜,支持特殊教育,提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水平,积极推动农民工子女平等接受教育,让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有用之才。
材料二 近年来,保送生、自主招生正成为中国综合排名靠前的大学的一个重要生源渠道,但清华大学“中国大学生学习与发展追踪研究”课题组的调查显示,家庭所在地为省会城市的学生,获得保送资格的可能性是郊区农村学生的11.1倍。教育学博士、福建省教育考试院副研究员罗立祝的实证研究也发现,城市子女在保送招生制度中获得的入学机会是农村子女的17.2倍。通过自主招生获得加分资格的更是如此。
材料三 2013年高考报名近期陆续开始,今年黑龙江省率先开放异地高考,外省户籍的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只要具有在黑龙江省高中学籍且高中阶段在该省连续就读3年以上,父母在该省有合法职业和合法稳定住所(含租赁)可就地报考。自2014年起,广东省调整高考加分项目及标准,其中,中学生各学科奥林匹克竞赛、各类科技竞赛及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项目和省级优秀学生等17项将不再作为加分项目。
(1)实现教育公平能推动经济和社会更好地发展。请运用所学的《经济生活》知识简要分析其原因。
(2)请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一所体现的哲理。
(3)请运用政治生活的有关知识,简要分析我国政府为什么要大力发展教育,促进教育公平。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辩证认识和运用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 个人品德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允许和鼓励劳动、管理、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必然会带来贫富差距,导致两极分化。

材料一:当我国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价格上涨压力加大时,面对通货膨胀苗头的不断加剧,国家通过减少经济建设支出,增加了对房地产企业的税负,降低部分商品出口退税率等措施,稳定物价,促进国民经济健康发展。
材料二:2009年世界经济金融危机日趋严峻,为抵御国际经济环境对我国的不利影响,国家采取灵活审慎的宏观经济政策,以应对复杂多变的形势。如连续多次下调人民币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提高部分商品出口退税率、下调证券(股票)交易印花税税率并改为单边征收、暂免征收个人储蓄存款利息所得税,以及高达4万亿元投资的经济刺激方案等等,都体现国家努力刺激需求增长,拉动经济发展的决心。
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所学的经济生活的知识说明国家财政政策是如何控制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

受前几年生猪价格过低、2007年以来饲养成本上升和部分地区发生猪蓝耳病疫情等因素的影响,我国生猪生产出现下滑,造成2007年到2008上半年猪肉供应偏紧,价格出现较大幅度上涨,并引发了粮食等主要农产品价格水平的持续走高,使人们特别是贫困家庭感受到了压力。
请结合经济生活的知识,分析本次主要农产品价格水平持续走高给人们可能带来的影响。

消费者提高食品安全意识,就能解决食品安全问题。

材料一:在日本,塑料购物袋的使用比我国有过之而无不及,却鲜有污染。究其原因,一是商场、街市、公园、生活区布满了回收点;二是将大部分塑料作为资源进行合理利用。
材料二:在美国,旧金山市2008年1月20日成为美国第一个封杀塑料袋的城市,旧金山的超市若再向消费者提供塑料袋,将被处以罚款。塑料袋将被纸袋、布袋和以玉米副产品为原料生产的可生物降解的购物袋所取代。
材料三:2008年6月1日,“限塑令”正式在我国实行。根据规定,即日起所有超市、商场、集贸市场等商品零售场所实行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制度,一律不得免费提供塑料购物袋。
辩题:颁布“限塑令”就能治理白色污染。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