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为了寻找石油,美国的美孚石油公司曾耗资几百万元在中国西北地区打了7口探井,后因收获甚微而离去。20世纪20年代初,美国斯坦福大学的一位教授在中国作了一番地质调查后,发表文章,断言:“中国贫油。”
材料2:1953年底,毛泽东和周恩来把李四光请到中南海,询问中国天然石油的前景如何,李四光分析了我国的地质条件,认为中国的陆地一定有石油,并指出,“美国的失败,并不能证明中国没有石油可采”。
请回答:
(1)材料2中,毛泽东和周恩来是在什么背景下把李四光请到中南海询问中国天然石油前景的?
(2)李四光认为中国的陆地一定有石油的理论依据是什么?结合史实说明李四光观点的正确性。
(3)结合材料1、联系材料2,概括在李四光身上体现了一种怎样的精神?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亚太经合组织(APE

A.成员国在国力、经济发展水平、文化及社会制度方面差异很大。为此,APEC确立了与之相符的基本原则,主要包括
①相互尊重和平等的原则②开放的地区主义原则
③协商一致和自愿的原则 ④以渐进的方式实施目标的原则
B.①② C.③④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2008年11月22日至23日,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第十六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秘鲁首都利马举行,国家主席胡锦涛出席了会议。下列关于该组织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该组织的英文缩写为APEC
B.这是亚洲第一个囊括本地区全部国家的区域经济组织
C.问世于1989年丨
D.2001年中国曾在上海成功举办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据日本贸易振兴会统计,到1996年年中,全世界已有101个区域经济圈,其中60%以上即69个是在90年代以后建立的。导致“区域经济圈”在90年代以后大量建立的政治因素是

A.两极格局瓦解 B.中国改革开放
C.不结盟运动的发展 D.多极格局加强

欧共体、亚太经合组织、北美自由贸易区等区域经济组织的建立,反映了

A.反殖、反霸的时代主题 B.地方保护主义盛行
C.经济全球化趋势 D.发展中国家力量增强

基辛格1993年的一次谈话中说:“世界新秩序之所以不同于旧秩序,就是因为它不由大国主宰,而是有很多权力中心,每一个都独立活动。美国即是超级大国,也不是超级大国。美国是唯一的军事大国,但靠军事力量能解决的问题越来越少。至于其他问题,如经济问题,美国仅仅是一个大国,还有可能与美国匹敌的其他国家。”史仪同学据此得出“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和全球化都离不开美国参与”的结论,该判断()

A.材料充分、理解准确,结论合理
B.材料充分、理解不准确,结论不合理
C.材料不充分、理解准确,结论合理
D.材料不充分、理解不准确,结论不合理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