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列材料:
危机爆发后,美国国会于1930年5月19日通过霍莱-斯姆特法令,对890种商品提高进口税率,各种进口商品的税率平均提高约40%。这一法令的实施,遭到33个国家的抗议,引发了30年代的关税战。到1931年底,先后有25个国家采取报复措施,进口税率比1929年提高60%-100%。此外,法国采取“输出限额制”,德国创立“以货易货制”,其他国家纷纷效法。 ──王斯德主编《世界现代史》
请回答: 
美国为何要提高进口税率?其目的是什么? 
(2)美国与其他国家之间的这种关税战造成了什么影响?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苏格拉底说,智慧的人总是做美而好的事情,愚昧的人则不可能做美而好的事,即使他们试着去做,也是要失败的。既然正义的事和其他美而好的事都是道德的行为,很显然,正义的事和其他一切道德的行为,就都是智慧。──色诺芬《回忆苏格拉底》
材料二

图一图二图三
材料三我陷于信仰的苦恼中,不断叩问圣保罗的这句话,想弄清他的意思。我日夜思索这句话(神的裁判表现在神本身,正如所写的:“义人靠信仰生活”),神终于怜悯我,让我明白:神的裁判就是义人蒙受神恩所经历的裁判,就是信仰,而那段话的意思就是:福音书表现了神的裁判,被动的裁判,慈悲为怀的神通过它让信仰使我们成为义人。
——马丁·路德《拉丁文作品第一卷序言》
材料四“启蒙运动就是人类脱离自己所加之于自己的不成熟状态,不成熟状态就是不经别人的引导,就对运用自己的理智无能为力。当其原因不在于缺乏理智,而在于不经别人的引导就缺乏勇气与决心去加以运用时,那么这种不成熟状态就是自己所加之于自己的了。Sapereaude!要有勇气运用你自己的理智!这就是启蒙运动的口号。”
——康德《对一个问题的回答:什么是启蒙?》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苏格拉底的基本观点。这一观点的提出是基于怎样的背景?
(2)以上三幅圣母像中那幅作品可能是文艺复兴时期的?说明你的判断理由?
(3)据材料三概括马丁·路德的主张。说明这一主张的积极意义。
(4)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启蒙思想家对未来社会的政治构想。这些构想是材料四中康德阐述的哪一观点的体现?这表明西方人文主义思想发展到了怎样的新高度?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汉武帝和他的近臣将所谓“儒术”扩展之后又延长,以至包括了有利于中央集权官僚政治所必需的种种理论与实践的步骤。孔子所提倡的自身之约束,待人之宽厚,人本主义之精神,家人亲族的团结和礼仪上之周到等等全部构成官僚集团行动上的规范。孟子所倡导的人民生计与国本攸关也毫无疑问地被尊重。——黄仁宗《中国大历史》
(1)依据材料一,分析儒家思想对于封建统治的作用。(6分)结合所学历史知识,说明儒家思想在封建社会中的地位。
材料二 《古今图书集成》统计的烈女节妇人数

唐代
宋代
明代
51人
267人
36000人

朱熹:“唐源流出于夷狄,故闺门失礼之事,不以为异。 ──《朱子语类》
明清时代,《内训》、《古今列女传》、《规范》等女教读物铺天盖地,明清帝王都曾下过不少诸如此类的诏书、制文。”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从唐至明代“烈女节妇”由少到多的原因。
材料三西汉巨商卓王孙的新寡女儿卓文君与司马相如一见钟情,琴心相挑,终成眷属。明末李贽认为卓文君是“正获身,非失身”,“当大喜,何耻为”。
(3)结合明朝中后期的经济、文化状况,说明李贽这一看法形成的原因。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三十五年(前212年)……先作前殿阿房……阿房宫未成。”又《史记·项羽本纪》载:“项羽引兵西屠咸阳,杀秦降王子婴,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收其货宝妇女而东。”
材料二:班固在《汉书·五行志下》:秦“复起阿房,未成而亡”。
材料三:杜牧《阿房宫赋》:“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材料四:2002年10月至2004年12月,考古工作者对阿房宫遗址进行了“地毯式”的全面考古勘探,结果没有发现秦代建筑遗物堆积层和秦代宫殿建筑遗迹,更没有发现被大火焚烧的建筑遗存。据此,阿房宫考古队提出:阿房宫没有建成,它只是一个“半拉子”工程;阿房宫并不存在。
请回答:
(1)简要概括材料一、三、四的观点。
(2)在上述四段材料中,哪段材料的史学研究价值最低?为什么?
(3)“火烧阿房宫”已流传千年, 在阿房宫遗址考古发掘的成果公布后,你是如何看待这一现象的?

请阅读《苏格拉底案》
公元前399年,经过抽签的方式,雅典从自愿报名的候选者中随机选出501人,组成陪审团,负责审判苏格拉底。在规定的时间内,苏格拉底为自己作了辩护。陪审团经过两轮投票,以多数票判其死刑。1000多年后,一位学者写道:“这是雅典和它所象征的自由的黑色污点。在如此自由的一个社会里,怎么可能发生对苏格拉底的审判呢?雅典怎么会这么不忠于自己呢?”
请回答:
(1)苏格拉底案发生于雅典的什么时代?
(2)在下列的候选名单中,谁有资格入选陪审团?
候选名单:①10岁雅典男童 ②雅典贵妇 ③40岁雅典男性公民 ④奴隶 ⑤来自波斯的商人
(3)通过苏格拉底案,你如何评价雅典的民主制度?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中国明清时期)“皇帝既是最高立法者,又是最高行政长官和最高司法者,使皇帝的决策具有个人独断和随意性的特点,又使大小官吏只能唯上是从,助长了官场的因循守旧之风。”“官吏们因循苟且,阿谀逢迎,百务废弛,效率极低,钱粮亏空,讼案山积。”
——摘自教科书和戴逸:《简明清史》
材料二“《权利法案》以明确的法律条文,限制国王的权力,保证议会的权力。”“英国的行政权由内阁行使,对议会负责;司法权由议会上院行使;立法权在议会下院。”
——摘自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教科书和《历史研究与资源丛书》
材料三美国总统可提名大法官,可否决国会的法律;美国国会可弹劾总统,总统提名大法官须经参议院批准;美国最高法院可宣布总统法令违宪,可宣布国会通过法律违宪无效。
材料四众议院应由各州人民每两年选举一次之议员组成……众议院人数应按联邦所辖各州的人口数目比例分配。参议院由州议会选举两名参议员组成之,参议员的任期为六年,每两年改选三分之一。
材料五本宪法及本宪法所制定之合众国法律……皆为全国之最高法律;每个州的法官都应受其约束,任何一州宪法或法律中的任何内容与之抵触时,均不得有违这一规定。州政府的官员由各州自行选举产生,联邦政府无权任命州长或州级官员。
——材料三、四、五摘编自《1787年美国宪法》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指出两国君主的主要差异,并说明两国分别实行的是何种政治体制?
(2)根据材料四,分析这些规定实现了哪些平衡?
(3)与材料一相比,材料三、五中所反映的美国政治制度有哪些优越性?
(4)根据材料三、四、五,指出1787年美国宪法的原则。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