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首座MW(兆瓦)级太阳能塔式热发电站即将在北京延庆县竣工。届时将建成一座100米高的太阳能吸热塔,并在208亩地面上摆放100面自动追踪太阳光的大型反光镜,(即“定日镜”,参见左图),反射聚集阳光到吸热塔内,再转化成电力。据图文材料完成题。北京太阳能发电站的定日镜。正午时镜身最接近于直立的月份是
A.6月 | B.9月 | C.12月 | D.3月 |
据图,选择在北京延庆县建立大型太阳能电站的自然因素有
①属于干旱半干旱区,太阳辐射强 ②西北山区,空气质量好,大气透明度高
③位于山间盆地,地形较平坦开阔 ④清洁能源的市场需求大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②③④ |
北京时间2010年10月1日18时59分57秒“嫦娥二号”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升空,从此,“嫦娥二号”开启了112个小时的奔月之旅,4天后到达距月球表面的100千米高度的极轨轨道,开始了绕月探测飞行。回答下列各题。“嫦娥二号”所绕转的天体属于()
A.恒星 | B.行星 |
C.卫星 | D.星云 |
进入月球轨道的“嫦娥二号”属于()
①太阳系②总星系③银河系④地月系⑤河外星系
A.①② | B.①②③ |
C.①②③④ | D.①②③④⑤ |
“嫦娥二号”发射后半年内地球公转的速度()
A.由快变慢 | B.由慢变快 |
C.先变慢后变快 | D.先变快后变慢 |
“嫦娥二号”奔月期间,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位置和移动方向是()
A.在北半球并向北移动 | B.在北半球并向南移动 |
C.在南半球并向北移动 | D.在南半球并向南移动 |
“嫦娥二号”发射时,地球处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图示正确的是()
“嫦娥二号”发射时,华侨林先生在美国纽约(西五区)收看实况转播,此时当地已是()
A.清晨 | B.正午 |
C.傍晚 | D.午夜 |
地球所处的天体系统等级由低到高排列,正确的是()
A.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河外星系 |
B.地球—太阳—银河系—总星系 |
C.地月系—太阳系—星座—宇宙 |
D.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总星系 |
读以下两个区域略图,回答下题。两区域共同的特征有( )
A.夏季高温多雨 | B.城市化水平高 |
C.水资源丰富 | D.重化工业基地 |
针对区域突出的环境问题,两区域目前采取的共同措施有( )
A.植树造林,保持水土 | B.大力发展新兴产业 |
C.完善交通,建设水运网 | D.煤炭资源的综合利用 |
区域的发展一般可分为三个阶段:初期阶段、成长阶段和衰落阶段。初期阶段主要表现为以传统农业为主体,成长阶段可分为工业化阶段和高效益的综合发展阶段。回答下列各题。在区域发展的初期阶段,下列关于区域内产业结构及产业特征的说法,正确的是()
A.第二产业所占的比重迅速上升,第三产业表现出加速发展的趋势 |
B.传统农业占较大比重,工业化处于起步阶段 |
C.工业化的起步源于本阶段科技的创新 |
D.人地关系的不协调已表现得比较明显 |
图中A、B、C各点分别代表区域发展不同时期的产业结构特征。从区域发展的过程来看,其正确的顺序是()
A.A—B—C B.B—C—A
C.C—A—B D.B—A—C
2012年10月25日,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将第16颗“北斗”导航卫星成功送入预定轨道,这标志着我国自行研发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又向前迈出了重要一步。下列不属于“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应用范畴的是()
A.野外考察时用以空间定位 |
B.为行驶的汽车提供精密的速度、时间信息 |
C.为飞行的民航客机提供三维坐标 |
D.为无线移动电话用户提供实时的通信业务 |
下图示意我国“T”字型点轴开发模式,“点”指各级居民点和中心城市,“轴”指由交通、通讯干线和能源、水源通道连接起来的“基础设施束”,读图完成下列小题。关于图中“沿江产业带”与“南北轴”相交处城市的叙述,正确的有()
A.是华北平原上的铁路枢纽 |
B.是全国最大的商业中心 |
C.位于大河干、支流交汇处 |
D.有色冶金工业发达的传统工业中心 |
沿“西北轴”自然环境的特征是()
A.气温日较差向内陆逐渐增大 |
B.降水量向内陆逐渐增大 |
C.自然带符合由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
D.地跨黄河、长江、塔里木河流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