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492年至1750年左右,一场规模空前的地理大发现、大探险和大殖民运动在全球展开,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全球化历史进程的起点。下列关于“起点”的理解与史实相符的是( )
| A.传播基督教和发展资本主义的强烈愿望是地理大发现的原动力 |
| B.地理学知识的进步和蒸汽轮船的改进为大探险创造了有利条件 |
| C.这场运动为欧洲文明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全球扩张提供了基础 |
| D.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美国是率先进行殖民探险的国家 |
管仲改革期间,某贵族拥有封地300亩,另辟新荒地200亩,按当时的规定,他应该向国家交纳赋税的田亩数是
| A.300亩 | B.200亩 | C.500亩 | D.100亩 |
春秋时期,齐国“相地而衰征”和鲁国“初税亩”的实质是
| A.根据土地数量的多少收税 | B.按田质好坏征收赋税 |
| C.按公田数目向耕者收税 | D.逐步承认土地私有 |
下列内容属于梭伦改革中的“解负令”措施的是
①废除所有债务,禁止借贷以人身作抵押②由于欠债而卖身为奴的公民,一律释放
③释放所有奴隶,给予其雅典公民权④规定占有土地的最高限额
|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
梭伦改革并没有实现雅典公民的完全平等,主要是因为
| A.用财产的不平等代替了出身的不平等 |
| B.不同等级的公民享有不同的政治权力利 |
| C.不同等级的公民承担的义务也不相同 |
| D.梭伦改革仅适应了奴隶主阶级的需要 |
在梭伦改革中,雅典公民被划分为四个等级,其划分依据是
| A.政治地位 | B.血缘关系 |
| C.居住地域 | D.财产多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