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14C中含有14个中子 |
| B.1H、2H、3H是同一种核素 |
| C.根据酸溶液中c(H+)大小,可将酸分为强酸和弱酸 |
| D.根据分散质颗粒大小,可将分散系分为浊液、胶体和溶液 |
2 5℃时,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0.2mol·L一1NaOH溶液中:![]() |
B.1.0mol·L-1的KNO3溶液:![]() |
C.能使紫色石蕊变红的溶液:![]() |
D.无色溶液中:![]() |
化学在生产、生活中有着重要用途,下列对物质的用途、解释都正确的是
我国科学家研发成功了甲烷和二氧化碳的共转化技术,利用分子筛催化剂高效制得乙酸。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所有反应物和产物中都既含极性键又含非极性键 |
| B.消耗22.4L CO2可制得乙酸60g |
| C.该反应不是氧化还原反应 |
| D.该反应过程符合“绿色化学”原理,原子利用率达100% |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氯水中加少量的Na2 CO3粉末,可提高溶液中HC1O的浓度 |
| B.金属单质都具有一定的还原性,金属阳离子都只有氧化性 |
| C.火灾现场自救方法是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并向地势低的地方撤离 |
| D.大气中的N2可作为制硝酸的原料 |
下列物质归类正确的是
| A.电解质:冰醋酸、小苏打、明矾、氧化铝 |
| B.化合物:液氯、干冰、烧碱、纯碱 |
| C.混合物:漂白粉、铝热剂、矿泉水、磁性氧化铁 |
| D.胶体:豆浆、墨水、血液、生理盐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