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Y、Z、W是分别位于第2、3周期的元素,原子序数依次递增。X与Z位于同一主族,Y元素的单质既能与盐酸反应也能与NaOH溶液反应,Z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一半,Y、Z、W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原子半径由小到大的顺序:X< Y < Z< W |
| B.Z的最高价氧化物能与水反应生成相应的酸 |
| C.Y单质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与氧化铁发生置换反应 |
| D.室温下,0.1 mol/L W的气态氢化物的水溶液的pH > 1 |
钢铁发生腐蚀时,正极上发生的反应是
| A.2Fe-4e- = 2Fe2+ | B.2Fe2++4e- = 2Fe |
| C.2H2O+O2+4e-= 4OH- | D.Fe3++e-= Fe2+ |
100℃时水的离子积Kw=1×10-12。这时将等体积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混合,若溶液混合后显中性,则混合前硫酸的pH和氢氧化钠溶液的pH之和为
| A.12 | B.14 | C.13 | D.15 |
镁和铝都是较活泼金属,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①镁易溶于冷水,而铝难溶于冷水②镁溶于碱液,而铝难溶于碱液③常温下镁难溶于浓硫酸,而铝易溶于浓硫酸
| A.① | B.② | C.③ | D.全部 |
2008年9月25日我国成功发射“神七”,实现出舱太空行走,28日下午宇航员凯旋。神七使用偏二甲肼和四氧化二氮作火箭燃料。化学反应热量变化图像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在该反应中四氧化二氮作还原剂 |
| B.偏二甲肼燃烧热为10QkJ/mol |
| C.该反应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 |
| D.该反应产物的质量大小排序为m(H2O)<m(N2)<m(CO2) |
已知双氧水仅发生:H2O2
O2。等物质的量浓度、等体积的氯化亚铁溶液、亚硫酸钠溶液、双氧水溶液、KI溶液,分别与足量的同浓度的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消耗高锰酸钾溶液体积比为()
| A.1:2:1:2 | B.1:2:2:2 | C.1:2:2:1 | D.2:1: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