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准认为,西方近代两股潮流催生两种风格各异的政治传统:一是经验主义,“一寸一寸前进…‘螺旋上升”,沉着事功。二是理想主义,动辄革命,狂飙突起:政治传统“理想主义”的典型国家应该是( )
A.法国 | B.英国 | C.美国 | D.德国 |
戈尔巴乔夫在1988年2月的苏共中央全会上说:“我们致力于在当前条件下恢复新制度的列宁主义面貌,清除它的积垢和变形,摆脱一切制约社会前进和妨碍它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潜力的东西。”为此戈尔巴乔夫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A.废弃部门管理体制 | B.提倡“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 |
C.承认市场的调节作用 | D.优先发展重工业 |
图是1972年毛泽东会见尼克松的情景,在祝酒时尼克松说:“过去的一些时期我们曾是敌人。今天我们有巨大的分歧。使我们走到一起的,是我们有超过这些分歧的共同利益。……”文中“分歧”和“共同利益”分别指的是
A.中国重返联合国问题——遏制欧洲和日本的崛起 |
B.意识形态问题——遏制苏联扩张 |
C.台湾问题——遏制苏联扩张 |
D.意识形态问题——抵抗经济危机 |
西方史学家布罗代尔说:“在民族市场起作用的不单是经济增长的内部条件。当今国际经济的现状及其分工的专断方式也阻碍着落后国家的起飞。……英国全靠其世界中心的地位,才完成了工业革命。第三世界各国也企求和渴望实现工业革命,但它们处于边缘。……”布罗代尔强调的是
A.落后国家无法实现工业化 |
B.第三世界国家缺乏实现工业化的内部环境 |
C.第三世界国家工业化外部环境恶劣 |
D.英国依靠世界中心的地位完成了工业革命 |
1911年从英国格拉斯哥大学毕业的丁文江参加清政府组织的“游学毕业考试”,获“格致科进士”,并在京师大学堂开讲地质学。这表明
A.中国开始引进西方自然科学知识 | B.中国教育近代化起步 |
C.中国传统教育体制仍然存在 | D.中国传统因素融入到近代教育中 |
图是一幅西方的漫画,此漫画反映的主题是()
A.中国拒绝对西方国家开放市场 |
B.中国拒绝西方式民主、自由 |
C.西方民主适合所有国家 |
D.西方赞扬中国的强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