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Made in China”处处可见。美国人一天24小时,起床的闹钟、上班的公文包、吃饭的桌椅、旅游的休闲鞋、孩子的玩具,拖鞋、睡衣都离不开中国制造。通过材料可推断( )
①价廉物美是中国商品给外国消费者带来的实惠
②我国出口的商品品种齐全、结构合理
③我国对外贸易具有相当的优势
④我国要进一步提高出口商品的附加值
A.①④ | B.①③ | C.②④ | D.②③ |
近年来我国石油产量已经不能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石油供应安全出现了新的问题。我们应提高石油利用效率,积极发展新能源,加快建设石油战略储备体系等措施来构建石油安全。这种观点坚持了
A.历史唯心主义 | B.朴素唯物主义 |
C.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 D.辩证唯物主义 |
每个正常的人从童年时代起,往往会自觉或不自觉地进行一些追问和思考,思考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后人们获得某种认识,这种认识积累多了,就会形成对世界的一定看法,这种看法就是哲学。上述观点的正确之处是
A.肯定了哲学源于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
B.看到了哲学源于生活与实践,与思考无关 |
C.承认了一般人自发形成的世界观就是哲学 |
D.肯定了哲学是关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学说 |
面对21世纪世界经济文化发展的大趋势,我们应把我国文化的发展纳人到世界大文化发展的格局中,采取“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科学态度,参照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
制定我们的发展计划,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这主要是因为( )
A.文化关系是国际关系的主要内容 |
B.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 |
C.文化斗争是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形式 |
D.反对文化霸权主义的斗争是当前的中心工作 |
当代人类正在掀起的以计算机、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革命,以基因技术为代表的生物革命,以纳米技术为代表的材料革命,以及以它们的有机结合为代表、以人类科学创新为标志的“科技综合体革命”,可以定位为历史上“第三次产业革命”。其显著标志是生产重心的转移,即人类社会生产从以物质生产为主导转向以精神生产为主导,也即是文化经济时代。据此回答7~9题。
7.人类社会生产从以物质生产为主导转向以精神生产为主导表明( )
A.文化现象无处不在 B.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
C.人们的精神活动与物质活动密不可分 D.社会文化对社会生产方式产生重大影响
8.人类社会进人文化经济时代,要求适应和服务于它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实行变革,也要求深化文化体制和机制的改革,以适应解放和发展精神生产力的客观现实。这主要体现了( )
A.文化有古今和地域之别 B.文化有先进与落后、腐朽之分
C.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 D.经济、政治和文化是社会生活的三个基本领域
9.信息革命、生物革命、材料革命以及“科技综合革命”,直接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快速增长和产业结构的变化,这充分地表明( )
A.文化由经济所决定 B.文化对经济发展产生深刻影响
C.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 D.文化生产力是推动经济发展的惟一力量
有人认为文化是经济、政治的派生物和附属品。其错误是( )
A.否认了经济对文化的决定作用 | B.否认了政治对经济的反作用 |
C.否认了文化有其自身的传承性和相对独立性 | D.否认了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