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是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强大力量。为了进一步感受国家对文化建设的重视,某班同学特从网上搜索了一些做法,请你根据表列信息,将下列做法的文化生活依据依次写在试卷上。
网页内容 |
体现的文化生活知识或依据 |
(1)坚持强化春节文化的核心价值,使春节文化长盛不衰 |
(1) |
(2)举办第十三届中国书画走向何方高峰论坛,并指出:书画是中国最高艺术,要传承但不复古,要推进书画理论研究和批评事业的发展。 |
(2) |
(3)加强对国家重大文化遗产地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
(3) |
(4)在春晚舞台上,让蒙古族的《吉祥颂》、回族的《数花》、壮族的《美丽的姑娘》等节目充分去展现一幅“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枝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的民族画卷。 |
(4) |
材料一我国目前城镇、农村每百户居民家庭耐用消费品拥有量比较(单位:台)
材料二从2009年2月1日起,我国的家电下乡活动由12个省份进一步扩展到全国,国家决定对家电下乡产品给予13%的财政补贴。
(1)说明材料一反映的经济信息和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启示?
(2)结合上述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简要说明国家推广家电下乡活动的意义。
材料一2009年7月15日,以热比娅为首的境外“世维会”直接煽动、策划了乌鲁木齐市打砸抢烧杀严重暴力犯罪事件,造成156人死亡,1080人受伤。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新疆发生的最严重的一起暴力事件。
材料二今年恰逢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平解放60周年。 60年来,新疆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1952年,新疆生产总值仅为7.91亿元,1978年发展到39.07亿元,1997年突破1000亿元,2008年达到4203.41亿元。60年间,新疆的经济建设、社会发展、民生改善、边防巩固取得了前所未有的骄人业绩,也生动地诠释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新疆的成功实践及其显示出来的旺盛生命力。
(1)从政治常识的角度分析材料给了我们哪些启示?
(2)结合材料,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实现历史性跨越,对于其它少数民族自治区有什么借鉴意义。
材料一:我国的基尼系数变化
60年代 |
80年代 |
2000年 |
2005年 |
2008年 |
0.17—0.18 |
0.21—0.27 |
0.4 |
0.463 |
0.469 |
小注:按照联合国有关组织规定:若低于0.2表示收入绝对平均;0.2-0.3表示比较平均;0.3-0.4表示相对合理;0.4-0.5表示收入差距较大;0.5以上表示收入差距悬殊。
材料二:2009年4月29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了《关于2009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工作的意见》,提出加快出台《关于加强收入分配调节的指导意见及实施细则》,诸项改革于今年内陆续出台。
辨析: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对个人收入分配的调节力度,就能实现社会公平,但会挫伤提高效率的积极性。
中国多党合作制度规定了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地位、作用和相互关系,中国共产党处于领导和执政地位,各民主党派是中国的参政党。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走过了不平凡的历程,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六十年来,我国顺利完成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成功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历史转折。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综合国力大幅提升。一个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社会主义中国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
——选自《新中国60年》序言
(1)结合材料一分析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原因。
材料二:“60年来,多党合作和人民政协事业与新中国一路同行、成就卓著;展望未来,多党合作事业重任在肩、前景远大。”“60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致公党为促进社会主义贡献了力量,发挥了参政党应有的作用。”
——中国致公党中央主席万钢
(2)我国政党制度的基本内容是什么?材料二体现了我国政党制度的哪些内容?
面对全球性的金融危机,世界各国都在寻求应对危机的良方。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拉动经济增长有三驾马车,即投资、消费和出口。由于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国际市场环境恶化,外部需求减弱,国家采取了扩大内需、刺激经济增长的强有力措施。但有的专家指出,我们在立足于扩大内需的同时,不要忽视外需,要千方百计扩大出口,从长远来看,这有利于国民经济的良性发展。
(1)请运用经济生活的有关知识为我国扩大外需、扩大出口出谋划策。
材料二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农民工成为受冲击最严重的群体之一,官方统计当前
中国失业农民工二千万。 2007年和2008年毕业的大学生,分别还有100万和150万人没有找到工作。2009
年我国高校毕业生总量达到6lO万人,而目前的国际金融危机又使许多企业减少了新增
的岗位。
大学生和农民工的就业问题成为当前党和政府解决就业工作的重中之重。
(2)请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应如何解决农民工和大学生的就业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