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资源问题将成为本世纪世界议程中的中心议题。到2050年,世界将有18亿人面临严重缺水,2/3的人口将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据此回答题。目前,人类比较容易利用的淡水主要是( )
A.冰川 | B.河流水、湖沼水、深层地下水 |
C.河流水、淡水湖泊水、浅层地下水 | D.深层地下水 |
下列在促进节水的措施中,不合理的是( )
A.加大宣传,提高公众节水意识 | B.合理制定各行业用水定额 |
C.提高农业用水的利用效率 | D.对耗水太多的企业一律关、停、并、转 |
城市渠化是指将城市内河河道取直,硬化河堤、河底,改造岸坡为直立砌墙或混凝土墙,把天然河道变成人工明渠,如图所示。据此回答下列各题。我国各地在城市化过程中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城市渠化现象,其带来的影响是
A.改善城市供水条件 | B.增加休憩娱乐场所 |
C.提升内河航运能力 | D.增强排污排涝能力 |
城市渠化对地理环境负面影响是
A.河流流速减慢,泥沙淤积加重 |
B.河道取直,加剧侵蚀,水质恶化 |
C.底栖生物生存环境变化,生物多样性减少 |
D.阻断与地下径流的联系,地下水位上升 |
城市建筑的密度与高度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下表为我国某城市1992年和2012年距市中心不同距离建筑物的平均高度表(单位:米),回答下列各题。
距市中心距离 时间 |
0~l km |
1~3 km |
3~5 km |
5~12 km |
1992年 |
29.6 |
20.3 |
8.7 |
不列入统计范围 |
2012年 |
38.4 |
22.5 |
29.7 |
10.1 |
通过表中的数据变化,可推测该市
A.处于城市化发展初级阶段 | B.处于城市化快速发展时期 |
C.城市“空心化”现象明显 | D.城市人口规模不断减小 |
为适应城市发展,该城市在2001年调整了距市中心3~5 km范围内的主要用地性质。其调整方案最可能是
A.居住用地调整为商业用地 | B.居住用地调整为工业用地 |
C.工业用地调整为商业用地 | D.工业用地调整为居住用地 |
读世界某地区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年内变化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该地区可能位于
A.巴西高原 | B.印度半岛 |
C.马来群岛 | D.墨累达令盆地 |
根据气候资料推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可以发展热带经济作物 |
B.可以发展小麦生产 |
C.可以发展水稻种植业 |
D.可以发展畜牧业 |
读“丹霞地貌形成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丹霞地貌的形成过程正确的是
A.c→b→d→a→f→e |
B.b→a→c→d→f→e |
C.a→b→c→d→e→f |
D.d→c→b→a→f→e |
e图中“狗头石或骆驼石”属于
A.花岗岩 | B.沉积岩 |
C.变质岩 | D.玄武岩 |
水库对于调节河流径流量的季节变化、防洪、发展养殖、旅游等方面都有独特的功能。下图是某水库一年中流入量、流出量的变化曲线图,已知当地入湖河流以大气降水为主要补给方式,据此完成下列各题。关于图中甲、乙、丙、丁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甲时期水库的储水量最大 |
B.乙时期水库的储水量最大 |
C.丙时期的储水量最小 |
D.丁时期的储水量最大 |
影响该地大气降水的主导因素是
A.太阳辐射 | B.大气环流 |
C.洋流 | D.地面状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