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知A、B为单质,C为化合物,A、B、C存在如下转化关系:
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①若C溶于水后得到强碱溶液,则A可能是Na,B可能是O2
②若C的溶液遇Na2CO3,放出CO2气体,则A可能是H2,B可能是Cl2
③若C的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显红色,则A可能是Fe,B可能为Cl2
④若C的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有蓝色沉淀生成,则A可能是Cu,B可能为Cl2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盐溶液都是中性的 |
| B.盐溶液的酸碱性与盐的类型无关 |
| C.碳酸钠溶液显碱性,是因为溶液中c(OH-)>c(H+) |
| D.NaHCO3溶液显酸性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光导纤维的主要成分是单质硅 |
| B.新型氢动力汽车的使用可减少雾霾的产生 |
| C.明矾可用于自来水消毒 |
| D.福尔马林可用于食品保鲜 |
足量的铝与20mL 1.0mol/L的下列物质反应,产生气体物质的量最少的是
| A.氢氧化钠溶液 | B.稀硫酸 | C.盐酸 | D.稀硝酸 |
药物贝诺酯可由乙酰水杨酸和对乙酰氨基酚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制得: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贝诺酯分子中有三种含氧官能团 |
| B.可用FeCl3溶液区别乙酰水杨酸和对乙酰氨基酚 |
| C.乙酰水杨酸和对乙酰氨基酚均能与NaHCO3溶液反应 |
| D.贝诺酯与足量NaOH 溶液共热,最终生成乙酰水杨酸钠和对乙酰氨基酚钠 |
下列实验操作及现象能够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
实验操作及现象 |
实验目的 |
| A |
溶液中滴加盐酸酸化的氯化钡溶液出现白色沉淀 |
检验溶液中存在SO42- |
| B |
FeBr2溶液加入少量氯水,溶液有浅绿色变为黄色 |
比较Fe2+、Br-还原性强弱 |
| C |
向一定浓度Na2SiO3溶液中通CO2,溶液变浑浊 |
比较C 、Si非金属性强弱 |
| D |
溶液中加KSCN溶液,再加氯水,观察溶液是否出现血红色 |
检验Fe3+溶液中是否含有Fe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