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左图中甲地年降水量约为1 000 mm,乙地年降水量约为500 mm。下右图中示意四地气温年内变化。据此完成问题。读上图中与甲地气温年内变化相符的曲线是:(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造成甲、乙两地降水量差异显著的主导因素是:( )
A.纬度位置 | B.海陆位置 | C.地形因素 | D.气候差异 |
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南方和北方的主要分界线,它还是()
A.年降水量400毫米的分界线 |
B.亚热带和暖温带的分界线 |
C.半湿润地区和半干旱地区的分界线 |
D.落叶阔叶林和针阔混交林的界线 |
既是我国第一、二级阶梯的分界线,又是东西走向的山脉是()
A.祁连山 | B.秦岭 | C.昆仑山 | D.横断山 |
下列叙述不是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是()
A.季风气候显著 | B.雨热同期 |
C.气候复杂多样 | D.海洋性湿润性气候显著 |
亚洲大河多发源于中部的高原和山地,呈放射状向四周流入大海。这说明亚洲的地势是()
A.东西高,中部低 | B.地势地平 |
C.中部高,东西低 | D.南高北低 |
下列说法,可信的是()
A.海南黎族同胞说:“我们栽种的苹果个大,香甜。” |
B.藏族同胞说:“我们用青稞酒来招待远方来客。” |
C.朝鲜族同胞说:“我们种的甘蔗又获得大丰收。” |
D.壮族同胞说:“泼水节是我们传统而盛大的节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