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分)读我国东南沿海某地区的等高线地形图(图1)和某日太阳光照图(图2),回答下列问题。
(1)读图1,该地区的地形类型有 和 两种。
(2)M村的海拔高度范围是 ,量得M村到N村图上距离是2厘米,两村的实际距离是 千米。
(3)图2所表示的节气是 ,在该季节内,M村的气候特征是 。
(4)从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生产考虑,M村适合发展 ,N村适合发展 。
下图为北纬30°纬线经过的地形区,主要有长江中下游平原、甲处的___________盆地、横断山区和乙处的__________高原,乙高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大致处于同一纬度,但是气温差别较大,其影响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
读“长江沿江地带图“完成下题。
(1)长江沿江地带主要有哪些类型的自然资源(列举二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长江沿江地带图中的字母在区域经济发展可以提供电力的是________,在区域经济发展中起龙头带动作用的是____ 。
(3)长江沿江地带因工业废气排放过多和降水丰富而形成的环境污染是____________。
(4)甲省的西南部的恩施州地貌属于喀斯特地貌和丹霞地貌有利于旅游业的发展,而且于2013年12月开通的重庆至利川的沿江铁路铁路的开通使到达恩施利川的旅游人数剧增,请问下列那些民族风情是在利川可以看见的( )
(5)长江流经的中游河段,常常会发生洪涝灾害,为了防洪减灾,对其进行了综合治理,主要工程措施不包括(填代号)。
A.截弯取直 | B.加固大堤 | C.修蓄洪区 | D.植树造林 |
(6)武汉是轻纺工业中心,试分析它发展轻纺工业的有利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
(7)2011年春末,长江中下游地区旱情严重,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列举一个长江沿江地带中被列入《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名录》的旅游胜地的名称:
读图甲和图乙,回答下列问题:(7分)
(1)图甲中甲地区、丙地区共同面临的突出的生态问题是;两地区相比,该问题在丙地区造成的损失更大,请分析其主要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丙地区土地整治面临的主要课题是。
A.低湿地的治理 | B.荒漠化的防治 |
C.酸性土壤(红壤)的改良 | D.盐碱地的治理 |
(3)图乙中①农业发展模式适合于图甲中的地区。
(4)按世界农业生产地域分类,图乙中①②这两种农业均属农业。
(5)丁地农业生产最大限制性条件是什么?应该怎样应对?
读某区域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5分)
(1)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地理事物的名称是B.(山脉)是我国与______(国家)的交界线M____________(平原)。
(2)M区域是玉米的集中产区,被称为中国的“玉米带”。如果借鉴美国“玉米带”的经验,该地的发展策略是______________ 。
(3)图示区域的重工业在全国具有显著优势,其最有利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 。
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每空1分,共7分)
材料三我国人均淡水资源仅为世界人均量的1/4,居世界第109位,全国600多个城市中有一半以上城市不同程度缺水,沿海城市也不例外,甚至更为严重。因地下水过度开发,有的城市形成了几百平方米的大漏斗。由于工业废水的肆意排放,导致80%以上的地表水、地下水被污染。专家警告:“20年后,中国将找不到可饮用的水源”。
(1)中国的水资源分布不均,从空间分布看:,南水北调工程就是把长江水系的水资源调到缺水严重的和地区。
(2)从水资源的供需状况(径流带),北京属于带。
(3)由材料二可知,我国南北方地区水、土资源的匹配 (合理、不合理),他对北方的社会经济的影响是。
(4)材料三中提到我国是一个缺水的国家,沿海城市也不例外,分析一下上海缺水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