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荀子·儒效篇》记载:“(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这段材料说明

A.西周盛行分封制 B.同姓亲族是西周分封的主体
C.荀子是儒家代表 D.分封制有利于西周扩大疆域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明清时期科技的衰落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1895年中国有三个人各自作出自己一生最重要的选择:康有为选择了变法,孙中山选择了革命,张謇选择了实业,而其终极目标都是救国,可以称之为殊途同归”。以下对这段材料解读不正确的是

A.甲午战争是中国近代历史的关节点 B.折射出全体国人要求变革的社会思潮
C.救国是当时多个新兴力量的共识 D.反映了中国追求近代化途径的多样性

有学者认为“中国近代史话语模式”主要存在以下三种:

模式
将中国近代史看作
①“冲击—反应”模式
是在西方的冲击下开始近代化进程的历史
②“侵略—革命”模式
是西方列强侵略,中国人民起而反抗的革命史
③“早期启蒙”模式
是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和具有近代人文主义性质的启蒙思潮发生与发展的历史

其中话语模式存在根本对立的是
A.①和③ B.①和② C.②和③ D.①和②③

“(它)是共和主义与君主主义妥协的产物。它虽然承认了共和制,但君主制的阴影处处可见……这样一部不伦不类、伸缩性很大的宪法既能适应君主制也能适应共和制。”“它”是指

A.英国《权利法案》 B.美国1787年宪法
C.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D.《德意志帝国宪法》

马克思在评论鸦片战争时说,"在这场决斗中,陈腐世界的代表是激于道义,而最现代的社会的代表却是为了获得贱买贵卖的特权--这真是任何诗人想也不敢想的的一种奇异的对联式悲歌。"据此,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陈腐世界的代表"是指固守旧制度的清政府
B."贱买贵卖的特权"说明英国侵华与鸦片无关
C."对联式悲歌"是指中英两国在战争中两败俱伤
D."最现代的社会的代表"体现出人类的正义和道德

有位学者把17世纪40年代明朝崇祯帝和英国查理一世两位君主的暴亡,视为两个民族历史的一个楔子——世界的天平开始失衡,西方的崛起、东方的没落明显加快。其观察问题的着眼点在于()

A.社会形态转变 B.政权发生更替 C.国力对比变化 D.文化途径迥异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