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武帝所努力缔造的政体,究其实,是在意识形态层面上将儒家学说作为政治制度的合法性基础,而在具体实践层面上则将法家学说作为统治权术来运用。”对以上材料的说明和解释不正确的是( )
A.汉武帝治国施政之术的核心在于“尚法尊儒”,即同时尊奉儒、法两家的学说 |
B.“独尊儒术”并不意味着完全杜绝其他学说 |
C.儒家思想成为维护封建君主专制的精神工具 |
D.儒家思想从此沦为法家的附庸 |
到1912年,各种政党纷纷建立,各种政纲、政见竞相宣示。据统计,当时政党政团数目高达312个,可谓社团迭现、政党林立,蔚为大观,随即喧闹一时,匆匆画上句号。上述材料意在表明
A.辛亥革命引发中国社会巨变 | B.袁世凯制造“宋案”影响恶劣 |
C.中国照搬西方民主模式失败 | D.中国社会结构复杂难以现代化 |
1563年,英国议会制定法律,规定任何人都不得在没有书面许可的情况下离开其住地,否则将被逮捕和遣送。1795年,英国颁布《贫民迁移法》,允许居民在规定的教区内迁移。1846年,英国修改《贫民迁移法》,禁止对在某一教区居住5年以上者遣返原籍。促使英国不断调整国内移民法律的原因是
A.无产阶级的斗争 | B.启蒙运动的深入 |
C.工业革命的发展 | D.选举制度的改革 |
法国史学家布罗代尔认为,“促使不列颠市场诞生的原因不仅是英格兰和苏格兰的政治合并,也不仅在于取消林立的税卡,狂热地开凿运河和利用海上交通,更大的原因是商品的洪流不断流向伦敦或从伦敦流出,使伦敦变成巨大的,要求大量血液供应的心脏,它把自己的搏动节奏传到各地,打乱一切,又使一切归于平静”对布罗代尔的话理解不正确的是
A.商业大都会发展的需要是全国市场统一的动力 |
B.商业大都会对各地的辐射为全国经济交流提供了统一标准 |
C.布罗代尔描述的这一现象发生于工业革命之后 |
D.城市化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
如果将价格革命前欧洲拥有的货币总量设为100,按传统方式收取定额货币地租的封建地主拥有的货币总量(m)设为60,商人、新兴资产阶级、新贵族拥有的货币总量(n)设为40,若价格革命后欧洲货币总量上升为1000,那么,下列关于m、n的四组数据的推理判断可能正确的是
A.m=900,n=100 | B.m=800,n=200 |
C.m=600,n=400 | D.m=400,n=600 |
沈志华教授在《中苏关系史纲》中说:“社会主义阵营两国交好,就好到不分你我,两国交恶,就恶到你死我活,”“就其原因,是国际主义理念与民族主义追求之间的矛盾……阵营内部领导与被领导的原则与各国享有平等权利的原则之间的矛盾。”根据这一分析,中苏关系恶化的原因不包括
A.被意识形态掩盖的国家,民族利益冲突在两国外交蜜月过去后凸显 |
B.苏联“领导”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企图与中国独立自主的原则发生冲突 |
C.外交上逐渐走向务实的中国政府,放弃“一边倒”的政策,激怒了苏联 |
D.中苏两国在社会主义阵营领导权的问题上分歧严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