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期是儒学发展的重要阶段,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为政以德”“民贵君轻”“君舟民水”都体现了朴素的民本思想
B.荀子的“仁政”思想是对孔子核心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C.战国后期,儒学逐渐发展成为诸子百家中的蔚然大宗
D.董仲舒提倡“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适应了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春秋战国时期各国的改革 汉武帝确立儒学独尊地位的措施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秦始皇确立的地方行政制度是

A.郡县制 B.分封制 C.宗法制 D.三公九卿制

秦始皇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核心是

A.皇权至上 B.中央设三公九卿
C.地方推行郡县制度 D.颁布秦律,严刑峻法

史书记载,结束了汉末以来三国分裂局面的晋武帝司马炎共有儿子26人,但太子司马衷却天生痴愚。晋武帝想要废太子,另择继承人,皇后劝说:“立嫡以长不以贤,岂可动乎!”于是晋武帝没有更换太子的人选。由此可见,晋武帝选太子是根据

A.世袭制的父死子继原则 B.宗法制的嫡长子继承原则
C.君主制的集权独裁原则 D.禅让制的尚贤原则

山东省常被人称为齐鲁大地,这起源于

A.大汶口文化 B.西周分封 C.甲骨文记载 D.古代地名

《说文解字》中有:“宗,尊祖庙也。”即宗法制的“宗”,本意是指宗庙。由此可见,用以维系
宗法制的纽带是

A.信仰 B.财产 C.血缘 D.地域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