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在《电的利弊》中说:“外国用火药制造子弹御敌,中国却用它做炮竹敬神;外国用罗盘针航海,中国却用它看风水……”中国古代科技在东西方的不同地位表明( )
| A.火药和指南针的西传是中国跻身四大文明古国的重要标志 |
| B.科技在不同的领域和范围对人类所做的贡献是不同的 |
| C.科技能否产生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取决于社会环境 |
| D.科学和愚昧只是人的意识对客观世界的不同反映 |
二战后,导致德国和朝鲜半岛形成分裂局面的相同原因是
| A.民族矛盾的日益激化 | B.美苏两个大国的干涉 |
| C.文化传统存在较大差异 | D.消灭法西斯势力的需要 |
20世纪30年代,苏联的“五年计划给西方国家留下的印象似乎不像给发展中国家留下的印象那么深,……按照西方的标准,苏联公民受到了严重的剥削。”(引自《全球通史》)西方国家做出这一评价,主要是因为苏联的五年计划
| A.采取余粮收集制 | B.实行指令性计划经济 |
| C.导致国家经济的衰退 | D.强调国家积累而忽视民生改善 |
美国著名历史学家费正清教授在《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中说:(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毛及其同僚依靠组织方式上的变化,通过大规模的劳力动员,以实现农业奇迹;邓及其同僚同样依赖改变组织方式……来提高农业生产率。”这段话中所说的是我国两个时期农村变革的情况,后者与前者的不同点是
| A.建立了新的土地所有制 | B.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
| C.违背当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 | D.反映了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 |
1954年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有以下部分条款:“三、协助国家机关,推动社会力量,实现国家关于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的建设计划。四、密切联系群众,向有关国家机关反映群众的意见和提出建议。”由此可以看出
| A.政协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 | B.政治协商制度初步建立 |
| C.政协成为各党派的联合执政机构 | D.政协的职能发生了转变 |
某位同学想通过阅读文学作品来了解18至20世纪英法两国的历史,下列可供他参考的书目是
①《人间喜剧》②《国家与革命》
③《百年孤独》④《大卫·科波菲尔》
|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④ | D.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