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科学家在巴丹吉林沙漠西部发现了一处面积约100多平方千米,形状特殊的花岗岩地貌类型,该处花岗岩岩体表面千疮百孔,形如蜂巢。“蜂巢”组合在一起,如流云翻浪、似百兽飞禽。伟硕岩体已被淘蚀得薄如蛋壳。据分析,此处的花岗岩形成距今不到1亿年,在花岗岩体的外围出露的是距今5亿至4亿年的沉积岩地层。据此回答题。
造成这种“蜂巢”地貌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

A.岩浆活动 B.风力沉积 C.风力侵蚀 D.流水侵蚀

下列地貌与材料所述的“蜂巢”形成作用相同的是(  )

A.沙丘 B.火山锥 C.冲积扇 D.风蚀洼地

关于此处花岗岩与沉积岩的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花岗岩先形成,沉积岩后形成;然后外力作用进行长期侵蚀
B.沉积岩先形成,花岗岩后形成;然后外力作用进行长期侵蚀
C.沉积岩与花岗岩同时形成;然后外力作用进行长期侵蚀
D.根据材料,无法判断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地质地貌灾害的产生机制与发生过程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某地一年中有两次太阳直射,该地位于

A.赤道 B.23.5°N C.23.5°S D.回归线之间

在地球表面上,决定太阳直射最北和最南界线的是

A.地球的自转运动 B.地球的球体形状
C.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D.黄赤交角的大小

右图是地球表面自转线速度等值线分布图,回答1-2题。

图示区域大部分位于

A.北半球中纬度 B.北半球低纬度
C.南半球中纬度 D.南半球低纬

图中a、b两点纬度相同,但地球自转的线速度明显不同,原因是

A.a点地势高,自转线速度大 B.b点地势低,自转线速度大
C.a点地势低,自转线速度大 D.b点地势高,自转线速度大

地球上有昼夜现象的原因主要是

A.地球公转 B.地球自转
C.地球是个不发光不透明的行星 D.地球是个不规则的椭球体

图为南极俯视图,图中四个平行箭头指向东方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