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南美洲南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过程示意图(图1)”、“非洲自然带分布图(图2)”,完成下列问题。
图1
图2
(1)填出图2中自然带名称:C___________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2中B→C→D自然带的更替体现了地理环境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地域分异规律,这种分异规律是以________为基础的。
(3)图1中山脉西部海域位于________ 板块。根据板块构造理论,说明该山脉高度的变化趋势是_______ ,原因是 。
(4)图1中山脉东侧的荒漠景观属于________现象,简要说明其形成原因 ;引起图1中地理环境发生变化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该变化过程体现了地理环境的 特征。
读下面商业活动的主要环节示意图(图7-2),回答:
图7-2商业活动主要环节名称:A.___________、B.___________、C.___________。
A之后阶段表示商品已进入到___________领域,BC段表示商品已进入到___________领域。
从生产领域进入B,必须凭借___________来实现。
图中商业活动环节A的实现,表明___________活动已最后完成。
读我国各种运输方式的运输周转量构成表,完成下列问题。
运输周转量 |
铁路(%) |
公路(%) |
水运(%) |
管道(%) |
民用航空(%) |
货运周转量 |
39.3 |
13. 8 |
44.9 |
1.9 |
0.05 |
旅客周转量 |
44.9 |
46.3 |
2.6 |
6.2 |
占货运周转量比重最小的运输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该运输方式的主要缺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占货运周转量比重最大的运输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该运输方式占旅客周转量比重较小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从整体看,目前作用最大的运输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作用最小的运输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2012年1月中旬开始,欧亚各地频发极寒天气,不仅干扰人们的生活,也影响这些地区产业活动。
材料二:某校地理研究性小组通过多种途径收集了今年欧亚极寒天气相关资料,并绘制出下图。.
(1)有专家认为欧亚各地频发的极寒天气与“北极涛动”有关。“北极涛动”是指北半球中纬度和高纬度气压此消彼长的现象。如果该观点成立,则“此消彼长”可能是指北半球高纬度地区气压比正常情况偏(高/低),中纬度地区气压比正常情况偏(高/低),从而使中高纬度地区之间的水平气压梯力(增大/减小),来自高纬度地区的寒冷气流(增强/减弱)。
(2)该研究性小组通过研究得出极地冷空气扩散南下有三条路径,一条沿大西洋东岸到欧洲地区,一条到亚洲地区,一条到北美地区。试分析北美地形对极地冷空气扩散南下的影响。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据中国地震台网测定,北京时间2011年10月29日02时54分在秘鲁附近海域(南纬14.5°,西经76°)发生7.0级地震,震源深度约30.0公里。
材料二:秘鲁附近海域地震震中位置示意图。
(1)地震震源位于层以上的岩石圈。秘鲁位于地带,属地震多发国家。
(2)秘鲁沿岸的自然带主要为,其分布特点有。这种分布特点属于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现象,其主要影响因素有、。
(3)每隔2-7年,秘鲁沿岸都会发生现象,该现象发生时东南太平洋海区水温,沿岸荒漠地区出现灾害。该现象不仅给秘鲁带来灾害,而且还会殃及世界其他地区,这反映了地理环境的特征。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2011年9月16日以来,汉江流域迎来第三次强降雨(锋面雨),汉江中下游水位持续上涨,形成新一轮大洪水。
材料二:我国部分地区该次强降雨降水量图。
(1)该锋面系统最有可能是(类型),锋面位于降雨区侧。
(2)受此次强降雨的影响,汉江出现、等水文变化特征。
(3)试分析汉江流域此次洪水形成的主要自然原因。
(4)针对汉江流域的洪灾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解决措施。
(5)填表,比较甲、乙两地区的区域特征。
气候类型 |
土地利用类型 |
主要粮食作物 |
|
甲地区 |
旱地 |
||
乙地区 |
亚热带季风气候 |
水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