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表反映了世界主要发达国家能源强度对比情况(能源强度:一次能源供应总量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电力强度:单位产值所消耗的电能,它反映了经济增长率与电力消费之间的关系),据此回答18-20题。
人均能耗吨油当量 |
能源强度吨油当量/1 000美元 |
电力强度千瓦时/美元 |
|
美国 |
8.96 |
0.27 |
0.36 |
英国 |
4.24 |
0.18 |
0.24 |
法国 |
4.37 |
0.17 |
0.27 |
德国 |
4.29 |
0.16 |
0.23 |
意大利 |
3.50 |
0.17 |
0.23 |
日本 |
4.31 |
0.13 |
0.22 |
表中反映出
A.单位产值耗油量最大的是英国 | B.单位产值耗电量最大的是美国 |
C.法国的能源总量比德国丰富 | D.发达国家能源消耗量大大超出发展中国家 |
日本的能源强度和电力强度在主要发达国家中都是最低的,这说明
A.日本是世界上能源使用效率最高的国家 | B.日本是世界上能源使用效率最低的国家 |
C.日本经济增长率最快 | D.日本一次能源的需求量是最大的 |
日本的能源强度与电力强度值对我国的启示是
A.广开能源进口![]() |
B.改进技术,提高能源的利用率 |
C.改变能源消费结构 | D.节约能源,加强能源储备 |
2005年7月,以“合作发展,共创未来”为主题的第二届泛珠三角(简称“9+2”)区域合作与发展论坛暨经贸合作洽谈会在成都举行。本着“东西互动,优势互补,互相促进,共同发展”的精神,“泛珠三角”将成为中国经济增长最快、最具发展潜力的地区之一。据此回答15-17题。促进“泛珠三角”区域“东西互动”的前提是
A.交通状况的改善 | B.自然资源的开发 | C.人口的流动 | D.西电东送 |
关于“泛珠三角”部分省(区)区位优势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广西水能、铝土矿丰富 | B.广东资金技术力量雄厚 |
C.湖南煤炭、有色金属资源丰富 | D.四川水能、天然气资源丰富 |
“泛珠三角”所辖海域面积大。为了保护海洋环境,实现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应做好的工作有
①加强海洋环境的管理和监测②提高公众环境意识③保护温带鱼类资源,减少海洋捕捞④扶持生态环保产业的发展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中、美、英、日四国的共同地理特征是
A.人口再生产类型均已进入现代型,且均拥有世界重要的国际金融中心 |
B.都位于或主要位于30°N以北,属于“北方”国家,处于世界经济的核心地位 |
C.石油消费量大,均为世界石油进口大国 |
D.均为或即将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 |
电力生产受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的制约。读“2000年我国东北、华北、华东、中南、西南地区发电量所占比例统计表”,完成12-13题。⑤地区为
A.华北地区 | B.东北地区 |
C.华东地区 | D.西南地区 |
我国核电集中在③④地区的主要原因是
A.核能资源丰富 |
B.经济发达,能源消费量大 |
C.核能能量密集,地区适应性强 |
D.能有效改善大气环境质量 |
图4为“我国部分省区人口承载系数(实际人口密度与理论承载密度之比)及20世纪80年代下半期人口流动”示意图,据图回答9-11题。图中人口负担最轻的省区是
A.四川 | B.广东 |
C.海南 | D.广西 |
造成图示地区大规模人口流动的主要原因是
A.城市化的差异造成的 |
B.大城市劳动力短缺造成的 |
C.地区间经济发展不平衡造成的 |
D.城乡差别大造成的 |
从图示信息分析,下列缓解人口压力的措施不合理的是
A.加快经济发展,调控人口承载能力 |
B.坚定不移地实施计划生育政策,控制人口数量 |
C.组织大规模的劳务输出,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 |
D.大力发展科技教育,提高人口的科学文化素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