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d、e、f、g、h为8种由短周期元素构成的微粒,它们都有10个电子,其结构特点如下:
微粒代码 |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原子核个数 |
单核 |
单核 |
双核 |
多核 |
单核 |
多核 |
多核 |
多核 |
带电荷数(单位:电荷) |
0 |
+1 |
-1 |
0 |
+2 |
+1 |
0 |
+1 |
其中b的离子半径大于e的离子半径,d是由极性键构成的四原子分子;c与f可形成两个共价型g分子,d微粒和h微粒在一定条件下可互相转化,试写出:
(1)a微粒原子核外结构示意图:___________,该元素属于周期表中的_____区。
c微粒电子式为 ___________。
(2)b与e相应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强弱比较为:
________>___________(写化学式)
(3)c微粒和f微粒反应生成2分子g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4)大量c微粒和大量h微粒共热生成d微粒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5)微粒g中心原子杂化方式为_______ ;d微粒分子结构呈__________型;
第一电离能I1是指气态原子X(g)处于基态时,失去一个电子成为气态阳离子X+(g)所需要的能量。下表是部分元素原子的第一电离能I1:(单位)
H |
He |
||||||
1.3120 |
0.3723 |
||||||
Li |
Be |
B |
C |
N |
O |
F |
Ne |
0.5203 |
0.8995 |
0.8001 |
1.0864 |
1.4023 |
1.3140 |
1.6810 |
2.0807 |
Na |
Mg |
Al |
Si |
P |
S |
Cl |
Ar |
0.4958 |
0.7377 |
0.5776 |
0.7865 |
1.0118 |
0.9996 |
1.2511 |
1.5205 |
K |
Ca |
Ga |
Ge |
As |
Se |
Br |
Kr |
0.4189 |
0.5898 |
0.5788 |
0.9440 |
0.9409 |
1.1399 |
1.3507 |
|
Rb |
Sr |
In |
Sn |
Sb |
Te |
I |
Xe |
0.4030 |
0.5495 |
0.5583 |
0.7086 |
0.8316 |
0.8693 |
1.0084 |
1.1704 |
Cs |
Ba |
Tl |
Pb |
Bi |
Po |
At |
回答下列问题:
(1)从表中数据可知,同一主族元素原子的第一电离能I1变化规律是 。说明同一主族元素 能力从上到下逐渐增强。
(2)从表中数据预测Ge元素第一电离能I1的最小范围。
(3)SiC是原子晶体,其结构类似金刚石,为C、Si两原子依次相同排列的正四面体空间网状结构。如图为两个中心重合,各面分别平行的两个正方体,其中心为Si原子,试在小正方体的顶点画出与Si最近的C(用表示)的位置,在大正方体的棱、顶、面等处画出相应Si(用
表示)的位置。
500℃时,将SO2和O2置于一容积固定为2 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反应过
程中SO2、O2和SO3物质的量变化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反应10 min至15 min,
O2的平均反应速率为mol·(L·min)-1,比反应开始时前10 min速率 ,可能的原
因是 。
(2)从曲线变化可以看出,反应进行至25min时,采取了 使得平衡向
方向移动,达到新平衡后SO2的体积分数比原平衡小。
已知Ca(OH)2与Cl2反应的氧化产物与温度有关,在一定量的石灰乳中通入一定量的氯气,二者恰好完全反应(发生的反应均为放热反应)。生成物中含有Cl—、ClO—、ClO3—三种含氯元素的离子,其中ClO—、ClO3—两种离子的物质的量(n)与反应时间(t)的曲线如图所示。
(1)t1前,氧化产物是________(填化学式)。
(2)t2时,Ca(OH)2与Cl2发生反应的总的离子方程式为:。
(3)该石灰乳中含有Ca(OH)2的物质的量是mol。
(4)NaClO2较稳定,但加热或敲击亚氯酸钠固体时立即爆炸,其爆炸后的产物可能是。
A.NaCl、Cl2 | B.NaCl、NaClO | C.NaClO3、NaClO4 | D.NaCl、NaClO3 |
已知A和B两支试管所盛的溶液中共含有K+、Ag+、Mg2+、Cl-、OH-、NO3—六种离子,向试管A的溶液中滴入酚酞试液呈粉红色。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试管A的溶液中所含的离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向试管B的溶液中加入合适的药品,过滤后可以得到相应的金属和仅含一种溶质的溶液,则加入的药品是___ _______(填化学式)。
(3)若试管A和试管B中的溶液是由等物质的量的四种物质配成的溶液,将两试管中溶液混合后过滤,所得滤液中各种离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
在烧杯里加入20 mL 0.1 moI/L的Ba(OH)2溶液,再滴几滴酚酞试液,然后用滴定管向烧杯中滴加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HSO4溶液并实验溶液的导电性。实验装置如下图(夹持仪器已去掉)。
实验现象如下:
①灯泡逐渐变暗;②烧杯中有白色沉淀生成,溶液红色变浅甚至消失。
请依据实验现象回答下列问题:
(1)灯泡变暗的原因是。
(2)红色变浅说明。
(3)当Ba2+恰好完全沉淀时,消耗NaHSO4溶液的体积为mL,离子反应方程式为
。
(4)若向(3)得到的溶液中,继续滴加NaHSO4溶液到恰好变为无色,此阶段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