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算术密度是一个国家的总人口与总面积之比,人口生理密度是一个国家总人口数与可耕地面积之比。根据所学知识分析下表,回答小题。
国家 |
人口算术密度(人/km2) |
人口生理密度(人/km2) |
加拿大 |
3 |
35 |
美国 |
30 |
156 |
埃及 |
70 |
3 503 |
中国 |
129 |
934 |
英国 |
241 |
963 |
印度 |
313 |
559 |
日本 |
336 |
3 054 |
荷兰 |
432 |
1 601 |
孟加拉国 |
910 |
1 359 |
“地广人稀”但耕地资源缺少的国家是( )
A.加拿大 | B.美国 |
C.埃及 | D.印度 |
耕地面积占国土面积1/2以上的国家是( )
A.美国 | B.荷兰 |
C.孟加拉国 | D.加拿大 |
对比中国和印度两国的统计数字可知( )
A.印度的人口压力较中国大 |
B.中国的人口压力较印度大 |
C.中国的人口压力与印度相当 |
D.中、印两国的人口压力都较小 |
就国土面积而言,耕地资源相对贫乏的国家有( )
A.日本、埃及 | B.中国、印度 |
C.美国、加拿大 | D.孟加拉国、美国 |
我国第一个南极内陆科学考察站昆仑站于2009年1月27日在南极内陆冰盖的最高点冰穹地区胜利建成。图为南极地区的自然物质运动示意圈,读图完成下题。
下列说法正确体现南极地区水循环环节的是
A.③为蒸发④为升华⑤为降雪 |
B.④为蒸发,⑤为降雨 |
C.图中水循环仅为内陆循环 |
D.①为大气输送,②和⑤为降雨 |
图中图①为“某市同一地区不同时期地价曲线图”,图②为“该市城市规模的变化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图①中郊区地价变化的原因最有可能是
A.郊区交通通达度提高 |
B.城市规模缩小,用地紧张 |
C.郊区基础设施比城区更完善 |
D.中心商务区整体外迁 |
图反映了该城市
A.城市化水平比较高,城市人口增长趋缓 |
B.城市规模扩大,出现郊区城市化 |
C.上世纪60年代以前,城市核心区面积增长速度明显高于城乡过渡带 |
D.城市核心区规模减小,出现逆城市化 |
下表是我国四种农作物种植的适宜气候条件,据表回答下题。
成都平原不适宜种植农作物②的主要原因是
A.热量条件不足 | B.水分条件不足 | C.水热配合不好 | D.光照条件不足 |
图是“不同国家单位GDP能源消耗变化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美国与日本相比
A.日本单位GDP能耗一直高于美国 |
B.两国从高能耗到低能耗同步过渡 |
C.日本能源利用率高于美国 |
D.美国早期能耗增长比日本缓慢 |
目前,发展中国家单位GDP能耗超过发达国家的主要原因是
A.持续开发能源资源,能源丰富 |
B.人口持续增长,能源紧张 |
C.工业发展迅速,大量进口能源 |
D.生产粗放,能源利用效率低 |
在未来的农业生产中,依托于地理信息技术,农民首先可定期获得农田长势的影像资料,再经过系统分析,最后把杀虫剂、化肥施用到最需要的农田,从而减少污染、提高产量。依据图文信息,回答下列各题。这一过程中,依次使用的技术是
A.GPS—RS—GIS |
B.RS—GIS—GPS |
C.GIS—RS—GPS |
D.RS—GPS—GIS |
“土地利用信息数据库”在数字城市规划中不能用于
A.分析应急避难场所数量 | B.统计城市GDP增长量 |
C.确定市区停车场的规模 | D.决策公交线路合理布局 |